中国叙事学建构的问题与方法
本文关键词:中国叙事学建构的问题与方法
【摘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叙事学是学界的愿景。但三十多年来,中国叙事学形象依旧"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抵达中国叙事学最根本的途径是叙事(学)的中国经验。建构中国叙事学,至少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如何抵达中国传统叙事诗学,在这个方面,傅修延的《中国叙事学》颇具启示意义,它提出了回望传统的具体方法,解释了很多中国特色的叙事现象,呈现出开放的态度,邀约更多的中国叙事现象参与进来;其次是要处理好四个基础问题,即叙事学的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问题、中国叙事学的广义与狭义的关系问题、中国叙事学的传统与当下的关系问题以及叙事学中国学派的研究整合问题。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14FZW002)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叙事学的中国学派”,这个说法在中国的叙事学研究者心理颇为微妙。 一方面是对自身理论水平的自信, 传递出与西方叙事学家比肩的希望; 另一方面也掺杂着多年来对西方文论的复杂态度,从学习到拿来颇为顺手,已成为习惯;但企羡的同时又颇有些不甘,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应该有自身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铁生;;中国叙事学创建述略——兼评杨义《中国叙事学》[J];英语研究;2005年02期
2 盛鸣;评《中国叙事学》[J];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3 ;杨义的中国叙事学[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4期
4 罗书华;中国叙事学事体流变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宁稼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何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J];天中学刊;2012年04期
6 杜贵晨;;植根传统 锐意创新——“中国叙事文化学”评介[J];天中学刊;2013年01期
7 张涛甫;取精用弘 自成一家——评杨义的《中国叙事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3期
8 付建舟;中国叙事原点的特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王瑛;;谭君强叙事学研究与中国叙事学学科新方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10 宁稼雨;;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设想[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学义;愧购《中国叙事学》记[N];光明日报;2000年
2 颜翔林 温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叙事思想研究的逻辑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周翔;杨义:中国叙事学及其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丁丽洁;一部感人至深的“中国叙事”[N];文学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赵晓悦;点融:Lending Club的中国叙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伦莹莹;美国华人影视文本中的中国叙事[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3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6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