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翻译语符意象化过程的接受理论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07 01:07

  本文关键词:文学翻译语符意象化过程的接受理论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翻译 语符意象化 接受理论 视野融合 第三文本


【摘要】:分析原语文本的两大基本特征,从接受理论角度出发,阐释文学翻译语符意象化过程,即作为读者的译者从原有期待视野出发,在与作品召唤结构的具体接触、碰撞中了解原作意图及意义,通过辩证的"对话"深入作品内部,达到译者视野和作品视野的沟通与交融,即视野融合,从而在译者头脑中形成第三文本,它既不是原文的也不是译者纯粹创造出来的,而是视野融合的产物。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一般项目(2013RW0053)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互作用产生的。也就是说,文本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由于作品存在召唤结构而被读者所赋予的。召唤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结构,它提供多种意义实现的可能,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机制,唤醒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浩;;语符和书符:文学的双重符号属牲——对文学符号学前提的初步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2 阳友权;文学语符化中的矛盾消解[J];求索;1991年03期

3 阳友权;论文学创造的语符化行程[J];江汉论坛;1992年08期

4 高侠;文学审美意义的语符实现[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朱晓慧;;语符组合与诗词意象的润饰[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1260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60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