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组织与文学:列宁主义文学论的初期译介与回响——以一声译《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2-09 07:09

  本文关键词:组织与文学:列宁主义文学论的初期译介与回响——以一声译《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 刘一声 《中国青年》 组织 文学


【摘要】: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误译和后来的改译是被屡屡提起的事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列宁主义在中文语境里翻译转换和再生产的谱系上,分析一声所译的冠名为《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一文出现于1926年《中国青年》杂志上的历史原因,指出列宁的这篇论文在初译为中文之时即成了一篇色彩鲜明的"党的文学"论,这和《中国青年》所酿成的"革命文学"氛围有关,也呼应了中共在国民革命进程中掌握领导权的要求。文中具体参证了一声初译此文的历史,以及译者的身份等情况。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35;I0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改平;;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实践——以《中国青年》为核心[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2 黎辛;博古与《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的翻译[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01期

3 刘庆福;列宁文艺论著在中国翻译出版情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4 太雷;;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青年;1925年Z2期

5 代英;;列宁与中国的革命[J];中国青年;1924年05期

6 列宁;一声;;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J];中国青年;1926年3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忱;;组织与文学:列宁主义文学论的初期译介与回响——以一声译《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7期

2 丁国旗;;列宁文艺反映论与建国后我国文论的历史缘分[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3 旷新年;;“文学回到自身”——当代文学观念的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4 刘莹;;《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版本与改译[J];扬子江评论;2013年04期

5 高晓惠;;关于《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两处重要译文的新译[J];俄罗斯学刊;2013年03期

6 樊锐;;论第四次文代大会对《讲话》精神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张剑;;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意义生成与辩析[J];齐鲁学刊;2012年03期

8 费虹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J];党的文献;2011年06期

9 萨支山;;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6期

10 张剑;;论“革命文学”概念的意义生成[J];东方丛刊;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烨;;文学研究会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元 ,焦永萍 ,曲星;1953——1963:《中国青年》的回忆——邢方群访谈录[J];党史文汇;2005年11期

2 陈青娇;;任弼时与《中国青年》[J];党史文苑;2008年16期

3 孙兴盛;;《中国青年》复刊风波[J];百年潮;2008年10期

4 姜涛;;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4期

5 邢方群;周总理与《中国青年》杂志[J];炎黄春秋;2004年06期

6 张艳妮;;现代化中的知识和理想——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的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5期

7 黄雅丽;李良明;;《中国青年》“苏俄革命纪念特刊”浅论[J];党史文苑;2010年16期

8 杨浪;我收藏的早期团刊[J];炎黄春秋;2003年04期

9 杜玉芳;;胡乔木与《中国青年》的不解之缘[J];党史博览;2006年02期

10 彭苏;;潘晓,,你还记得这个名字吗?[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明榜;《中国青年》为什么全彩改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陈香;《中国青年》引领红色时尚80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晓朋;《中国青年》80周岁变“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潘跃;《中国青年》杂志创刊80周年[N];人民日报;2003年

5 李术峰;《中国青年》纪念创刊80周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柳堤;我们一起走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7 彭援军;53年前的《中国青年》复刊号[N];中国档案报;2001年

8 晋雅芬;青年类期刊该如何走出迷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魏鹏;团市委开展“服务青少年月”活动[N];邯郸日报;2008年

10 晋雅芬;整体滑坡 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鹏程;《中国青年》周刊研究(1923-1927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庄鹏;创办初期的《中国青年》研究(1923-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楠;时代的先锋,精神的家园[D];河南大学;2006年

3 高慧;1948-1956年间《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燕;《中国青年》(1923-1927)对国家主义的批判[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智勇;试析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中所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69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69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