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尔的阅读理论解读
本文关键词:伊瑟尔的阅读理论解读 出处:《图书馆学研究》2017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德国学者沃尔夫冈·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研究文学阅读活动,并建构了文本与读者双向作用的阅读理论。通过对伊瑟尔的阅读理论与西方现象学、阐释学等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阅读理论中两级理论、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隐含的读者等概念的分析,文章论述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形成、理论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Abstract]:Wolfgang Issell, a German schola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He focuses on literary reading.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el's reading theory and western phenomenology, hermeneutics and other theories, and the two-level theory in reading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thel's reading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0引言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是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大学的著名教授。作为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的重要著作有《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隐含的读者》(1974)、《阅读行为》(1976)等。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就是研究在阅读行为中发生的文本与读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正龙;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5年05期
2 张树萍;王翔敏;;论沃夫尔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朱刚;;伊瑟尔的批评之路[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4 钱雯;;论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本体论——以《虚构与想像》为对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金元浦 ,周宁;文学阅读—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伊瑟尔审美反应理论述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6 朱刚;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论W·伊瑟尔的现象学阅读模型[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7 朱刚;论沃·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J];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03期
8 朱刚;从文本到文学作品──评伊瑟尔的现象学文本观[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9 达达ZEN;;杰伊瑟尔梅尔——抱羊羔的小女孩[J];世界博览;2011年11期
10 李士军;;接受美学中伊瑟尔的文本审美阅读理论探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汪正龙 (南京大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虚构与人类生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英;伊瑟尔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蔚;“越界”引发的碰撞—热奈特转叙理论与伊瑟尔虚构理论的关系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胡静;伊瑟尔本文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丽娟;伊瑟尔本文观的作者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妙玲;伊瑟尔阅读审美响应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炅颢;伊瑟尔阅读理论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7 东雪;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本观[D];湘潭大学;2011年
8 尹鑫海;伊瑟尔的“游移视点”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毛懿茵;跨越阐释的鸿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4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3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