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和理性的互补
发布时间:2018-01-18 06:03
本文关键词:审美和理性的互补 出处:《编辑学刊》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钱先生 钱谷融 艺术审美 人类灵魂 人的眼睛 中说 文中 自我保护机制 贡布里希 美学四讲
【摘要】:正去年末,全国第九届作代会和文代会期间,《中国艺术报》在12月7日刊出了一篇对上海代表钱谷融先生的专访,题为《最起码的品质,也是最高的要求》。文中,钱先生有一段话,其实非常重要:“文学的最低标准是人道主义,把人当作人;但文学还有一个较高标准,即探究人类灵魂深处被忽略被掩盖了的真实,这是最珍贵的人性标本。”这说的是文学,却真正道出了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审美的规律。
[Abstract]:At the end of last year, during the 9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Cultural Conference, the China Art Journal published an interview with Mr. Qian Gurong, representative of Shanghai, on December, entitled "minimum quality." In the article, Mr. Qian has a passage, which is in fact very important: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terature is humanitarianism, regarding people as human beings;" But literature also has a higher standard of exploring the hidden truth of the human soul, which is the most precious specimen of humanity. "that is literature. But the law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all art, including literature.
【正文快照】: 去年末,全国第九届作代会和文代会期间,《中国艺术报》在12月7日刊出了一篇对上海代表钱谷融先生的专访,题为《最起码的品质,也是最高的要求》。文中,钱先生有一段话,其实非常重要:“文学的最低标准是人道主义,把人当作人;但文学还有一个较高标准,即探究人类灵魂深处被忽略被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振兴;;钱学森先生与我国的空间科学和应用[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国萍 实习生 陈小芝 赵敏文;进民办学校 防“捐资”陷阱[N];福建日报;2007年
2 黄克;忆周振甫、钱锺书先生[N];深圳商报;2011年
3 高莽;回忆中不能或缺的人[N];中国艺术报;2010年
4 钱碧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天降难得之才 唯恒持者大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丁伟志;学习与超越[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束杰 程亚丽;“兴高采烈去讲课”的“钱先生”[N];光明日报;2014年
7 杨保国;“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教师”[N];科技日报;2009年
8 姚玉洁 孙青;“钱先生”一元理财:有可能是玩火[N];中国信息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包忠;我与诸位名家的交住[N];成都日报;2005年
10 刘再复;钱锺书先生纪事[N];东方早报;2009年
,本文编号:1439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3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