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勇于作为的创新精神点赞
发布时间:2018-02-02 12:05
本文关键词: 艺术基金 文化艺术领域 公众视线 艺术工作者 北京友谊宾馆 基金管理 记录者 三年 艺术园地 艺术机构 出处:《艺术评论》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三年多前,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的通气会,那时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次走入公众视线,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仿佛一张虚构的图纸。然而经过国家艺术基金三年扎扎实实的工作,其形象和职责日渐清晰,深深地扎进广大艺术工作者心中,成为指挥创作生产的重要指针和标尺。三年来,我有幸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受益者",伴随着它的成长——见证着,文化艺术领域一项伟大的体制机制创新,从摸索到成熟;记录着,国家艺术基金的创新理念和举措;说是"受益
[Abstract]:Just over three years ago, at the Traveller Friendship Hostel in Beijing, when the National Art Foundation was set up,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National Art Fund was in the public eye. It was a strange concept. As if a fictional drawing. However, after three years of solid work of the National Art Fund, its image and responsibilities are increasingly clear,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majority of art workers. For three years, I have been the witness, recorder and "beneficiary" of the National Art Fund, as it has grown and witnessed. A great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art, from groping to maturity; Record the innovative ideas and measures of the National Art Fund; Say "benefit."
【作者单位】: 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分类号】:J124
【正文快照】: 三年多前,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的通气会,那时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次走入公众视线,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仿佛一张虚构的图纸。然而经过国家艺术基金三年扎扎实实的工作,其形象和职责日渐清晰,深深地扎进广大艺术工作者心中,成为指挥创作生产的重要指针和标尺。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菲尔·惠特克;申舶良;;艺术基金为何无用[J];艺术与投资;2011年01期
2 瑞芳;张俊仪;;跨越界限 香港奥沙艺术基金的八年历程[J];艺术与投资;2011年03期
3 贾斯汀·刘易斯;黄灿波;;公共艺术基金——谁从中受益?[J];世界美术;2011年04期
4 龚雯;;国家艺术基金:政府主导 面向社会[J];中外文化交流;2014年02期
5 赵孝萱;;艺术基金不是人人能做的[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04期
6 ;艺术基金在中国[J];颂雅风·艺术月刊;2013年04期
7 张秀娟;;注入艺术的10支艺术基金[J];东方艺术;2008年07期
8 杨涓;;马爹利艺术基金:资助未来“艺术英才”[J];东方艺术;2010年19期
9 尚晋;;另眼看艺术基金[J];艺术与投资;2011年10期
10 ;资讯[J];艺术市场;2012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俊;深圳呼吁建立公共艺术基金[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学良 实习生 班晓R,
本文编号:1484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8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