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米拉日巴传》汉译文弊病剖析

发布时间:2018-02-27 21:35

  本文关键词: 米拉日巴 译文 弊病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米拉日巴传》的各汉译文中出现的译文弊病。《米拉日巴传》是有乳毕坚金于十五世纪末著作的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这部传记名传与古今中外,至今已被翻译成了多个语种。其中完整的汉语译文现有四种不同的译文,分别有王沂暖和张澄基、刘立千、释寂凡等四位翻译的译文。在这四种汉译文中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译文弊病较多,故而本人将这些译文弊病整理归纳,以词和句子、句群的顺序分为了三个大的章节来进行论述。论文的结构主要有绪论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等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里主要阐述本人选择《米拉日巴传》汉译文弊病剖析这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还阐述了这一选题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以及本人在研究和撰写这一论文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前言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开篇的简要介绍。第一章里主要将四个译文中,名词部分出现的译文弊病进行归纳总结。在分析过程中按照词语属性进行分类,将这一章分为了两小结来论述。第一节中以人为主线,来论述人名和称谓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第二节将剩下的名词比如动物名和地名以及物名归结到一节中进行论述。这个章节中主要的译文弊病可分为两类,即音为主的译文弊病和义为主的译文弊病。首先音为主的译文弊病主要是人名和地名等翻译时译者使用了意译的方法,导致无法还原原文的音,故而名字失去了该有的功能。另外,即使用了音译的方法,但是在译文中肆意选用字词,导致原文和译文的名词有了褒贬的区分,故而致使读者思路混淆。其次是以义为主的译文弊病,主要是在翻译动物和称谓、物名时大多是都采用了意译,但是在意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名词与原文完全不符合,或者内容上存在差异的错误。本人将这些译文弊病细分到最小的单位,一一举例分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节主要讨论句子中出现的译文弊病。在这里按照各种错误出现的频率来分类,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现为名词、形容词、一词多义和代词等意义表达有误的归为一类。其次是从语法层面上讲格助词和动词的时态和属性及词义上理解有误,从而导致译文的表达错误的归为一类。再次从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差异上的理解不到位而出现的译文弊病归为一类。最后因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而出现的译文弊病,如直译不当导致译文过硬,增译不当导致译文内容繁杂赘述,减译不当致使译文内容缺失不全等归为一类。在论文里这些译文弊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句群中出现的译文弊病。在论文中大致分为两类。首先因汉藏语言的差异而导致的错误,即原文的词句理解有误,导致译文的句群与原文不对称,还有原文中的本体和喻体相互混淆,以及把主语与其他混淆而出现的错误;将主语、格助词和词语的管界理解不当而致使的错误;翻译时因为只考虑单一的词或句子的意义,而忽略上下文的关系和通篇的行文脉络,以及相关的人文历史,故而导致译文的逻辑不清淅等归纳为一类。其次是翻译的方法层面上来说,一是增译和减译不当使得译文的内容参差不齐。二是倒译不当使得译文的内容的时间和方位颠倒,故逻辑混乱等的归为一类来进行分析。结语中将通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概述。这篇论文中主要以举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米拉日巴传》的四个汉译文中出现的译文弊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Abstract]: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name and the name of the object . 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points of transl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046;H2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攘卓 ,克珠群佩;《米拉日巴传》的作者——乳毕坚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本文编号:1544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44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6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