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美学的不确定性
本文选题:文艺美学 切入点:不确定性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由于混淆了"研究路径的理论确立"和"研究对象的学科确定"两个问题,文艺美学始终难以真正解决学科建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实际上,在对象层面,文艺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体现为从不同路径达致对象核心的差异;在方法层面,它的核心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一旦我们突破既有学科建构思维的局限,对象和方法的"不确定性"其实从致思和运思两方面,构成了文艺美学"确定化"为特定研究路径及其具体理论形态的逆向性根据。特别是以"兼容"为方法论原则的运思过程、运思形态及其实现,更加强化了路径选择之于美学、文学与艺术理论学科发展的助推效应。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nfusion between "theoretical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path" and "subject determination of research object", literary aesthetics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really solve the "uncertainty" proble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n fact, at the object leve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s embodied in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re of the object from different paths; at the level of method, the core problem is not "what to do", but "how to do it".Once we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nk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object and method actually forms the reverse basis of the specific research path and its specific theoretical form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inking and thinking.In particular, the process, form and realization of "compati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tibility", has strengthened the influence of path se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美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构”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艺美学新思维[J];江海学刊;2000年05期
2 胡经之;超越古典:文艺美学新方向[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3 柯汉琳;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4 张海明;文艺美学的学科反思[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5 张节末;文艺美学观念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定位[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6 高纲纪;关于文艺美学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7 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8 姚文放;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J];学术月刊;2000年04期
9 周泉根;试探文艺美学的学科体系建设[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10 孙绍振;自由思想的遨游与微妙的观念辨析──评戴冠青的《文艺美学构想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放;;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罗中起;;艺术与审美之辩: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摘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德胜;;文艺美学:“双重变革”与“集体转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天道;刘敏;;解构理论视阈下中外文艺美学的对话与交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柯汉琳;;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谭好哲;;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理论进展[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8 文颖;;文艺美学领域一部具有奠基性意义的著作[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李鲁宁;;“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10 江业国;;对传统文艺美学的拓展与超越[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孙婧 周才庶;中西文艺美学的相通与相异[N];中国文化报;2012年
2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杨杰 张晶;文艺美学发展要走“分化—综合”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傅亚庶;读《先秦哲学思想与文艺美学观念》[N];文艺报;2006年
4 赖大仁 毕日升;文艺美学的现代性视野[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欧阳友权;推进文艺美学的学科化建设[N];文艺报;2011年
6 陈定家;探讨文艺的美学规律[N];文艺报;2013年
7 姚文放;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N];光明日报;2001年
8 熊元义;诗意的裁判与文艺的价值[N];文艺报;2013年
9 海美;在文艺美学前沿的思考[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尚宪鹏;新世纪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术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赵,
本文编号:170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0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