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喧嚣的杂语——评克里斯蒂娃《诗性语言的革命》

发布时间:2018-04-04 01:51

  本文选题:克里斯蒂娃 切入点:revolution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1期


【摘要】:正Julia Kristeva,La revolution du langage poetique:l'avant-garde a la fin du XIXe siecle.Paris,France:edition du Seuil,1974.译本:《诗性语言的革命》,克里斯蒂娃著,张颖、王小姣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克里斯蒂娃在199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武士们》(Les Samourais)中忆起她初到巴黎时的失望。1965年下雪的圣诞节,来自保加利亚的24岁年轻学生并未在第一时间被"光之城"的
[Abstract]:Julia Kristeva La revolution du langage poetique:l'avant-garde a la fin du XIXe siecle.Parisn France: edition du Seuil 1974.The Revolution of poetic language. By Christina, Zhang Ying, Wang Xiaojiao, Sichuan University Press, 2016 Cristina recalls her disappointment when she first arrived in Paris in 1990 in her autobiographical novel, "Samuris." it snowed Christmas in 1965.24-year-old students from Bulgaria were not first taken by the city of light
【作者单位】: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构——后结构主义运动中的克里斯蒂娃”(16CWW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5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可可;刘怀玉;;从诗学革命到女性政治——西方学界关于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评述[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2 韩丹;;“贱斥”的理论解释——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研究之三[J];时代人物;2008年08期

3 张颖;;你好,陌生人——评克里斯蒂娃《陌生的自我》[J];符号与传媒;2013年02期

4 慈丽妍;;试论克里斯蒂娃的过程的主体[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刘文;异质性:克里斯蒂娃的符号系统和言说主体[J];哲学动态;2005年07期

6 孙秀丽;李增;;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思想探源——克里斯蒂娃研究之二[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7 韩丹;;女权主义理论——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研究之五[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8 许宁;韩丹;;从符号学到女权主义——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9 韩丹;;“互文性”概念的理论阐释——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研究之二[J];时代人物;2008年07期

10 孙秀丽;;解析符号学批判——克里斯蒂娃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 高宣扬;克里斯蒂娃:要牢记不要成为过去的自己[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面对中国经验 西方保持活力”[N];东方早报;2009年

3 早报记者 石剑峰;36年后,她仍在寻求西方之外的另一种可能[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秀丽;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一苇;追寻语言背后的主体[D];复旦大学;2014年

2 黄湘芳;论克里斯蒂娃的女性诗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兰兰;克里斯蒂娃符号学与诗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7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07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