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与审美生态特征
发布时间:2018-04-15 13:01
本文选题:民俗艺术 + 传播内涵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08期
【摘要】:民俗艺术传播是艺术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民间艺术信息源与民俗艺术接收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主要可从民俗艺术传播的本体性、人文性等方面来予以把握;民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审美生态特征,则主要通过诗意化的情感表达、自觉能动的创造力和形式美感三个方面显现出来。
[Abstract]:Folk art communi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art production, and a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folk art information source and folk art receiver. The communication connotation of folk art can mainly be attributed to the Noumenon of folk art communication.The aesthetic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art in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 are mainly manifested through poetic emotional expression, conscious and active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sense of form.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成果
【分类号】:G206;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卫戈;;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机制探索[J];开发研究;2008年03期
3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陶思炎;李鹏;;民俗艺术学的历史、体系与方法——陶思炎教授访谈录[J];艺术学界;2013年02期
5 王伟;;消费时代的民俗艺术与产业化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7期
6 陶思炎;孙发成;;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7 邓抒扬;;民俗艺术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卢爱华;;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金哲;;浅析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关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并应;;民俗艺术:国人生活信仰的历史标本[J];公共艺术;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逄群;胶南民俗艺术调查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向芸灏;龙山县土家族民俗艺术图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4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5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