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动词的翻译策略
本文选题:古典诗歌 + 动词 ; 参考:《名作欣赏》2016年21期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歌中动词的精妙运用。动词就像诗歌的"诗眼",赋予了古典诗歌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动词如果翻译得当,就会成为诗句中富有情趣的细节,并拓展诗意的美好境界,产生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在研究诗歌创作中动词的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归纳了直译法、变换动词改译法、增添动词意译法、省略动词法、词类转换法等五种动词的翻译策略。只有对原诗进行透彻的剖析,领悟诗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并精心遴选英语语言中对应的词汇表达,才有可能把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动词翻译得恰如其分。
[Abstract]:The charm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subtle use of verbs in poetry. Verbs are like poetic eyes, which endow classical poetry with infinite vigor and vitality. Verbs, if properly translated, will become interesting details in poems, expand the beautiful realm of poetry and produce unique artistic effect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rbs in poetry crea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s f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verb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 transforming verb translation method, adding verb free translation method, ellipsis verb method and part of speech conversion method. Only by making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poem, understanding the poet's inner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carefully selecting the corresponding lexical expression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an the verb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be translated appropriatel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珍;;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2 林岚;;中国古典诗歌“音象美”的英译策略商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冯占锋;;翻译标准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4 吴景荣;;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外交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5 列维·道勒;陆晓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叙事因素[J];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6 闫凤霞;;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翻译标准的确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3期
7 林岚;;再现中国古典诗歌“音象美”的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胡玢;吴斐;;驰骋古今,贯通中西——《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评价[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毛燕;;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看异化翻译的价值[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裴;;中国古典诗歌批评鉴赏的不同层面——以唐诗《登鹤雀楼》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月红;;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认知范畴转换角度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英译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金铭;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意象派思想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于瑞照;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中国古典诗歌模糊语的翻译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安允涛;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贤雯;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胡梅红;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4年
7 袁训合;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彭南丰;论中国古典诗歌《长恨歌》英译中意境的再现[D];南华大学;2011年
9 陈德喜;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模糊性[D];安徽大学;2007年
10 赵旭卉;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9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93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