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异域与想象: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日本的文化景观

发布时间:2018-07-02 14:42

  本文选题:金庸小说 + 武侠小说 ; 参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的跨文化传播,在日本文化语境中具有典型的意义。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金庸小说翻译和研究起步都比较晚,但取得的成就值得瞩目。199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全集在日本成功译介,成为当代全球化思潮引领下极具研究价值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从接受者角度探讨日本文坛如何看待中国之"侠",在对侠文化接受时经历了怎样的选择和过滤,阐释日本"金学研究"兴起的文化背景和缘由,对当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都具有启示意义。
[Abstract]: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new martial arts novels, represented by Jin Yong's novels, is of typ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Japanese culture.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the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Jin Yong's novels in Japan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but their achievements are noteworthy. Since the 1990s, the complete works of Jin Yong's nove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in Japan. It has become a cross-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great research valu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cei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Japanese literary world regards the "chivalrous man" in China and how to choose and filter the chivalrous culture in the acceptance of the chivalrous culture. Explain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reason of the rise of Japanese "study of gold"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东亚视域下的侠文化研究”(15XJC752001),项目负责人:吴双
【分类号】:H36;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彬;金庸武侠小说热成因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田智祥;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探秘[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3 禹康植;论金庸武侠小说中“武”的特色[J];华夏文化;2004年01期

4 荆学义;金庸武侠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文化语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田智祥;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田智祥;金庸武侠小说的现实指涉与理想人格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王蕾;;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共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8 刘云云;;金庸武侠小说的取名艺术及人物名字的文化内涵[J];华商;2007年22期

9 韩颖琦;;通过金庸武侠小说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韬;金庸武侠小说的现代意识[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丹;;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金庸武侠小说写作特点刍议[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何满子;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答客问[N];文学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丽;《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电子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黄伟林(作者系广西师大中文系教授) 张俊秋(作者系南宁二中语文老师 );文化规则的后现代解构[N];广西日报;2005年

4 魏文彪;修订语文教材,还是慎重些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金星;并不叫好的修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范昕 实习生 芮晴舟;虚构人物能否成为城市雕塑[N];文汇报;2012年

7 马山明;操守与追求[N];山西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智祥;大众文化语境中的金庸武侠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小丽;金庸武侠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逸超;《书剑恩仇录》日译本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严艺;金庸武侠小说边疆叙事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柳青;论金庸武侠小说文化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柳靖;游戏中的沉重之思——金庸武侠小说思想文化蕴涵论要[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学仙;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泰国的传播[D];重庆大学;2011年

8 刘国钟;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商业化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贺松黎;论金庸武侠小说的现代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戈亮;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金庸武侠小说[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0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090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