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我倾心有事实感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9-06-05 01:06
【摘要】: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但
[Abstract]:Positive literary criticism as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value judgment, "know more preferences, people do not circle." So what is the most critical of the elements of criticism? Knowledge, vision, or vision, metho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ruth in artistic experience. As Gadamer put it: the truth of works of art is not embodied in the works in isolation, nor in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isolation, but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s well as in the "constantly updated reality of experience".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ense of fact is an invisible "soft ability", and it is a kind of criticism that looks very common and rare. Bu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波;浅谈艺术作品魅力之所在[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2 江业国;艺术作品哲学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俄罗斯艺术作品欣赏[J];艺术广角;2003年02期

4 董占军;艺术作品的文献属性及图录的艺术性[J];齐鲁艺苑;2005年02期

5 曹桂生;艺术家与非艺术家 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兼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语境与审美价值取向[J];美术;2005年08期

6 王颖;;重建艺术作品的社会责任[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7 田寒;;谈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吴以凡;;意境——艺术家心境与艺术作品境界的契合[J];美与时代;2006年08期

9 陈小松;;解读《艺术作品的本源》之“世界”和“大地”[J];语文知识;2007年03期

10 郝少刚;;在符号家族中的艺术作品——浅谈艺术也是一种符号[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丽萍;专家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塑造国家形象[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董城;学生艺术作品缘何被抢购[N];光明日报;2014年

3 编译 王悠然;男女两性评价艺术作品侧重点不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刘修兵;该怎样用艺术作品塑国家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傅其林;不为人知的杰作[N];文艺报;2009年

6 杨琪;怎样欣赏艺术作品[N];学习时报;2007年

7 郑丽虹;改革创新精神在艺术作品里生辉[N];深圳特区报;2008年

8 王晓真 编译;艺术作品应积极呈现全球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文化部部长 蔡武;作品好不好,要看票房[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万如冰;学生艺术作品成市场“香饽饽”[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华森;山寨式沉浸体验与艺术作品的互涉[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兆璇;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产生的教育条件及功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立冬;情感与形式[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3 金大朝;调侃与表达—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对“伪神圣”的“调侃”之解析[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4 魏臻;公共场所中的当代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5 赵宁;论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梦青;艺术作品的边界[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7 邸砺;何时为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8 傅庄;概念与身份—材料存在的符号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9 孟星星;当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邓婷婷;艺术作品中光的情感[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3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493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