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2期
2 文贵良;第二届胡风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3期
3 陈家琪;有关胡风的三个理论问题[J];开放时代;2003年01期
4 夏永安;胡风事件留下的思考[J];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5 谢泳;解读一份文件——以《中央宣传部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著作和翻译书籍的处理办法的通知》为例[J];南方文坛;2004年01期
6 ;晓风主编《我与胡风》增补本出版[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4期
7 冯志明;;胡风事件前前后后[J];党史文汇;2006年06期
8 张业松;;胡风问题的三个论域[J];新文学史料;2008年04期
9 朱正;;《胡风舒芜关系史证》序[J];博览群书;2008年09期
10 郭铁成;;胡风、舒芜和有关道德问题[J];粤海风;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星星;;胡风事件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辉;胡唐;陈夏红;;再认识胡风的三种角度追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李继凯;;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上海 彭小莲;面对胡风先生[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厦门大学 谢泳;当年教授如何看待胡风事件[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洁非;反复:舒芜的路[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王岳川 (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的代价与坚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徐庆全;新发现的康濯为胡风《我的自我批判》起草的按语[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杜高;华君武的道歉和自省[N];中华读书报;2014年
7 余世存 舒芜 许福芦;一本书和一代人的历史[N];信息时报;2003年
8 吴心海;不应该被遗忘的李春潮[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晓武;20世纪40年代“主观论”中的文学、政治与历史[D];清华大学;2008年
2 朱朝辉;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中的胡风文艺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3 周燕芬;执守·反拨·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理;抗争现代名教[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玲丽;在文学与抗战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炜;胡风革命心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晶蕊;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肃反运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清;胡风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4 刘咏娜;胡风文艺思想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亮;“搏斗”:论胡风文艺思想的实践品质[D];汕头大学;2010年
6 韩阳;毛泽东与胡风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惠;胡风文学批评别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鑫伟;论胡风“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理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9 钟世杰;解析胡风悲剧命运的源流[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汤,
本文编号:253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3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