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沬若早期文学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15:40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与此同时,他又与中国近代文坛有着密切的联系。郭沫若是中国近代诗人,文学家,对于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21年在东京成立创作社的郭沫若等中国作家主张个性解放,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虽然有研究指出在郭沫若前期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谷崎润一郎式的表现手法,但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中心全面的比较研究仍然不足。这是郭沫若前期文学与谷崎润一郎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因此,本论文在探明郭沫若与谷崎润一郎等日本作家和日本文坛的交流之上,选取郭沫若前期文学与谷崎润一郎文学进行对比研究,并明确在郭沫若前期文学中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接受情况。本论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法,从作品研究和传记研究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郭沫若前期文学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接受情况。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序章里面首先明确了研究动机和研究对象。其次,总结了先行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先行研究的问题点和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在第一章里,基于郭沫若的传记研究,整理出了郭沫若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和文学活动;着重着眼于与日本文人特别是与谷崎润一郎的个人交流,并从传记研究考察二人...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一 研究動機
二 研究対象
三 先行研究
1 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2 日本における研究
3 先行研究の問題点、本研究の意義及び方法
1.0 郭沫若と日本文壇
1.1 日本留学と初期の文学活動
1.2 谷崎潤一郎との交流
2.0 郭沫若の初期文学における谷崎潤一郎文学の影響
2.1 谷崎潤一郎文学の特徴
2.2 郭沫若の初期の文芸理念
2.3 初期作品と谷崎潤一郎文学
2.3.1 女性崇拝
2.3.2 官能描写
2.3.3 マゾヒズム
2.3.4 悪魔主義
2.4 まとめ
3.0 郭沫若の初期文学の特徴及び原因
3.1 女性美意識
3.2 欧米文学と文化の受容
3.3 私小説の受容
3.4 時代性
3.5 まとめ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謝辞
在学中に公表した論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沫若与日本文学二题[J]. 蔡震. 郭沫若学刊. 2013(03)
[2]普实克的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的三幅素描:郭沫若》[J]. 杨玉英,廖进. 现代中文学刊. 2012(05)
[3]论郭沫若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J]. 丁新华,李曦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日本文学思潮与郭沫若的“身边”小说[J]. 李红霞. 郭沫若学刊. 2007(02)
[5]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精神[J]. 税海模. 郭沫若学刊. 2007(02)
[6]作别病态青春——解读郭沫若的性心理分析小说《叶罗提之墓》[J]. 邓芳. 郭沫若学刊. 2005(02)
[7]“青春,美,恶魔,艺术……”──唯美一颓废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下)[J]. 解志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01)
[8]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J]. 孟庆枢. 日本学刊. 1996(03)
[9]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J]. 王向远. 外国文学研究. 1995(04)
[10]日本文学研究方法论──以文学思潮史为中心[J]. 叶渭渠. 日本学刊. 1994(04)
本文编号:2966943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一 研究動機
二 研究対象
三 先行研究
1 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2 日本における研究
3 先行研究の問題点、本研究の意義及び方法
1.0 郭沫若と日本文壇
1.1 日本留学と初期の文学活動
1.2 谷崎潤一郎との交流
2.0 郭沫若の初期文学における谷崎潤一郎文学の影響
2.1 谷崎潤一郎文学の特徴
2.2 郭沫若の初期の文芸理念
2.3 初期作品と谷崎潤一郎文学
2.3.1 女性崇拝
2.3.2 官能描写
2.3.3 マゾヒズム
2.3.4 悪魔主義
2.4 まとめ
3.0 郭沫若の初期文学の特徴及び原因
3.1 女性美意識
3.2 欧米文学と文化の受容
3.3 私小説の受容
3.4 時代性
3.5 まとめ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謝辞
在学中に公表した論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沫若与日本文学二题[J]. 蔡震. 郭沫若学刊. 2013(03)
[2]普实克的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的三幅素描:郭沫若》[J]. 杨玉英,廖进. 现代中文学刊. 2012(05)
[3]论郭沫若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J]. 丁新华,李曦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日本文学思潮与郭沫若的“身边”小说[J]. 李红霞. 郭沫若学刊. 2007(02)
[5]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精神[J]. 税海模. 郭沫若学刊. 2007(02)
[6]作别病态青春——解读郭沫若的性心理分析小说《叶罗提之墓》[J]. 邓芳. 郭沫若学刊. 2005(02)
[7]“青春,美,恶魔,艺术……”──唯美一颓废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下)[J]. 解志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01)
[8]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J]. 孟庆枢. 日本学刊. 1996(03)
[9]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J]. 王向远. 外国文学研究. 1995(04)
[10]日本文学研究方法论──以文学思潮史为中心[J]. 叶渭渠. 日本学刊. 1994(04)
本文编号:296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6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