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拟像视角下的艺术终结问题
发布时间:2021-02-14 07:39
鲍德里亚是从其拟像理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当今社会中艺术的新变化的。面对当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逐渐消失的窘境,很多学者都为此而感到焦虑,纷纷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艺术终结”的预测。鲍德里亚自然也敏锐地感觉到了当代艺术的变化,但他对于“艺术终结”问题却有自己独特的论断。他断言当代艺术气数已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已经消失,而是对艺术特殊性的否定,在他看来,艺术本来就没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超越性价值,人们不必过于抬举艺术。艺术应当拥有一种全新的存在状态,即作为商品而存在、作为庸常而存在。鲍德里亚从拟像的视角出发,看到了我们如今处在一个由拟真主导下的超真实世界中,艺术成为了符号程序运作的产物,这种转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传统艺术特征的丧失,艺术家作为艺术创造的主体的地位逐渐下降,艺术原有的审美价值和超越性价值也渐渐消散。但是鲍德里亚并不认为这样的艺术没有存在的意义,相反,在这个全新的拟真时代,艺术也可以焕发出新的价值。艺术在当今世界的变化也影响了美学,随着传统艺术特征的消亡,传统审美幻觉、审美自律也不复存在,但与此同时,鲍德里亚看到新的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一种现代的激进幻觉,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鲍德里亚艺术终结思想的提出背景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艺术
一、艺术品与现成品界限的消解
二、日常生活艺术化
第二节 关于艺术终结的讨论
一、黑格尔:艺术终结问题的起源
二、丹托:传统艺术叙事模式的终结
三、卡斯比特:消融于商品社会的艺术
第二章 鲍德里亚眼中的艺术终结问题
第一节 鲍德里亚:艺术的背叛者
一、对当代艺术的宣判
二、一种全新的艺术终结观
第二节 拟像理论的逻辑架构
一、物质世界的符号化
二、符号化影响下的拟像世界
三、拟真时代的超真实图景
第三节 拟像视角下的艺术进程
第四节 拟像视角下的“艺术终结”
一、符号逻辑与艺术品的消失
二、模式生成与艺术家的退隐
三、超真实与艺术价值的消散
第三章 艺术终结时代的美学问题
第一节 超美学:审美自律的消解
第二节 审美幻觉的幻灭:绝对清晰的灾难
第三节 现代幻觉的产生:一种激进的幻觉
结语:对鲍德里亚艺术终结思想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艺术的消失?——鲍德里亚《濒临消亡的艺术》研究[J]. 袁晓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2]艺术史之外的艺术之思——作为反叛者的鲍德里亚及其艺术终结观[J]. 李先游.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2)
[3]艺术的命运——论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J]. 万书元.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3)
[4]艺术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实践为核心[J]. 常伶俐. 当代文坛. 2016(03)
[5]艺术与生活的双螺旋逆转——鲍德里亚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探究[J]. 张冰. 学术研究. 2015(02)
[6]易性症与异装癖:当代艺术的身份危机——鲍德里亚对当代艺术的诊断与批判[J]. 万书元.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 汪德宁.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8]当代艺术:死亡、终结或消失?——鲍德里亚艺术批评研究[J]. 童小畅. 文艺研究. 2009(09)
[9]艺术的终结与审美的期待——“艺术终结”之后的美学思考[J]. 段吉方. 思想战线. 2009(04)
[10]技术进步与艺术终结[J]. 祁林. 艺术百家. 2007(04)
博士论文
[1]波德里亚艺术理论研究[D]. 杨全强.南京大学 2015
[2]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 沈军.上海大学 2010
[3]从影像到拟像[D]. 高字民.陕西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鲍德里亚的“超美学”思想[D]. 孟莹.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鲍德里亚的诱惑逻辑[D]. 唐铭.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鲍德里亚的艺术客体论研究[D]. 武瑾.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鲍德里亚“超美学”思想研究[D]. 凌霄.黑龙江大学 2008
[5]鲍德里亚符号论文化美学研究[D]. 朱媛.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论鲍德里亚艺术思想[D]. 万洁.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3356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鲍德里亚艺术终结思想的提出背景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艺术
一、艺术品与现成品界限的消解
二、日常生活艺术化
第二节 关于艺术终结的讨论
一、黑格尔:艺术终结问题的起源
二、丹托:传统艺术叙事模式的终结
三、卡斯比特:消融于商品社会的艺术
第二章 鲍德里亚眼中的艺术终结问题
第一节 鲍德里亚:艺术的背叛者
一、对当代艺术的宣判
二、一种全新的艺术终结观
第二节 拟像理论的逻辑架构
一、物质世界的符号化
二、符号化影响下的拟像世界
三、拟真时代的超真实图景
第三节 拟像视角下的艺术进程
第四节 拟像视角下的“艺术终结”
一、符号逻辑与艺术品的消失
二、模式生成与艺术家的退隐
三、超真实与艺术价值的消散
第三章 艺术终结时代的美学问题
第一节 超美学:审美自律的消解
第二节 审美幻觉的幻灭:绝对清晰的灾难
第三节 现代幻觉的产生:一种激进的幻觉
结语:对鲍德里亚艺术终结思想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艺术的消失?——鲍德里亚《濒临消亡的艺术》研究[J]. 袁晓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2]艺术史之外的艺术之思——作为反叛者的鲍德里亚及其艺术终结观[J]. 李先游.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2)
[3]艺术的命运——论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J]. 万书元.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3)
[4]艺术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实践为核心[J]. 常伶俐. 当代文坛. 2016(03)
[5]艺术与生活的双螺旋逆转——鲍德里亚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探究[J]. 张冰. 学术研究. 2015(02)
[6]易性症与异装癖:当代艺术的身份危机——鲍德里亚对当代艺术的诊断与批判[J]. 万书元.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 汪德宁.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8]当代艺术:死亡、终结或消失?——鲍德里亚艺术批评研究[J]. 童小畅. 文艺研究. 2009(09)
[9]艺术的终结与审美的期待——“艺术终结”之后的美学思考[J]. 段吉方. 思想战线. 2009(04)
[10]技术进步与艺术终结[J]. 祁林. 艺术百家. 2007(04)
博士论文
[1]波德里亚艺术理论研究[D]. 杨全强.南京大学 2015
[2]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 沈军.上海大学 2010
[3]从影像到拟像[D]. 高字民.陕西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鲍德里亚的“超美学”思想[D]. 孟莹.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鲍德里亚的诱惑逻辑[D]. 唐铭.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鲍德里亚的艺术客体论研究[D]. 武瑾.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鲍德里亚“超美学”思想研究[D]. 凌霄.黑龙江大学 2008
[5]鲍德里亚符号论文化美学研究[D]. 朱媛.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论鲍德里亚艺术思想[D]. 万洁.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3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3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