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荼罗符号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21:09
藏传佛教艺术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时代特色,因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备受广大民众的关注。而对于藏密曼茶罗的研究资料却十分有限,大多数记载的都是佛教艺术,所以本文就决定依照现存的史书资料,综合美学、宗教学、艺术设计等艺术分析法对藏密曼茶罗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主体是藏密曼茶罗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再结合当时的藏族审美标准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剖析。藏密曼荼罗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形式,从它的外观形状来看,展示的是圆与“十”字,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搭配。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种组合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表现,将符号作为崇拜的对象。在曼荼罗的世界里,这些组合图像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像圆代表的就是完整的意思,所谓的圆“轮圆具足”,指的是圆上的每一点都在不断的进行运转动作,一圈又一圈,从不间断,很符合佛教学说中“轮回”的概念。“十”字形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符号,它体现的是一种分离的特点,将整体划分成了四个部分。在西方的基督教中,“十字架”就是救赎的象征。而建立在圆与“十”字组合结构上的藏传密宗曼荼罗(坛城),就体现了藏族人民的世界观、文化观,并且逐渐形成...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曼荼罗概述
2.1 曼荼罗的概念
2.2 曼荼罗的艺术种类
2.3 曼荼罗的表现形式
3 曼荼罗的审美特征
3.1 对佛教世界的直观表现
3.2 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表达
3.3 二维画面中的空间同构
4 曼荼罗的构图特征
4.1 几何构图
4.2 中心构图
4.3 以线构图
5 曼荼罗的现代诠释
5.1 从绘画美学的角度看曼荼罗
5.2 从心理学角度看曼荼罗
5.3 从自然界看曼荼罗
6 基于曼荼罗研究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
6.1 曼荼罗设计案例研究
6.2 艺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6.3 曼荼罗艺术实践案例《Mandala》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曼荼罗构造的形成与图像解析[J]. 张雅静. 藏学学刊. 2012(00)
[2]分形艺术及其美学特征[J]. 侯岩峰. 艺术.生活. 2009(05)
[3]藏密曼陀罗艺术的构图形式[J]. 林涛. 艺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版). 1997(01)
本文编号:3035544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曼荼罗概述
2.1 曼荼罗的概念
2.2 曼荼罗的艺术种类
2.3 曼荼罗的表现形式
3 曼荼罗的审美特征
3.1 对佛教世界的直观表现
3.2 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表达
3.3 二维画面中的空间同构
4 曼荼罗的构图特征
4.1 几何构图
4.2 中心构图
4.3 以线构图
5 曼荼罗的现代诠释
5.1 从绘画美学的角度看曼荼罗
5.2 从心理学角度看曼荼罗
5.3 从自然界看曼荼罗
6 基于曼荼罗研究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
6.1 曼荼罗设计案例研究
6.2 艺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6.3 曼荼罗艺术实践案例《Mandala》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曼荼罗构造的形成与图像解析[J]. 张雅静. 藏学学刊. 2012(00)
[2]分形艺术及其美学特征[J]. 侯岩峰. 艺术.生活. 2009(05)
[3]藏密曼陀罗艺术的构图形式[J]. 林涛. 艺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版). 1997(01)
本文编号:3035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3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