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的“边缘人”

发布时间:2021-03-23 22:08
  二战后初期(四、五十年代),对主流社会逃避性的流浪、漂泊成了美国文学中一种十分风行的文学主题,这一主题形象地展现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免子,跑吧》、《在路上》等作品的主人公“幼稚”而决绝的叛逆行动中,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是一些青年人,他们有着旺盛的青春与活力,但他们却拒绝把自己年青的生命融汇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约束,导向之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以一种孤独的漂泊和对个体性感性价值的推崇、肯定,与主流价值观念相离相弃,这使美国文学中又增添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边缘人’。本文也拟以上述几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例,对战后美国文学中的这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尽可能深入细致地挖掘,剖析。该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边缘人”叛逆性生存形态的展示。“边缘人”大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自由意识和个体自主性,他们对作为普泛性的价值定域而存在的主流文化都具有一种明确的想说“不”的愿望。为此他们常常是通过一种直接的价值否定,或是通过对自身在主流社会框架中约定俗成的角色意识,义务责任的抛弃来为自己的外在行动和内在实现开辟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一、 “边缘人”叛逆性的生存形态
    (一) 对公众性价值规范的否弃
    (二) 以个体性自我欲求为牵引的价值建构
二、 “边缘人”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 战后美国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困境
    (二) 西方非理性人文倾向的影响
三、 对“边缘人”现象的双向反思
    (一) 个体生命的感性解放
    (二) 个体价值追求的现实性悖谬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个“失败者”的困惑——论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J]. 王守仁.  外国文学评论. 1993(03)



本文编号:3096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96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