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23:26
本文主要以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英译的唐代边塞诗作品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探讨唐代边塞诗的具体英译策略和最佳英译方法,从而为唐代边塞诗的最佳英译表达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章内容:第一章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英古典格律体诗在平仄、调格、音韵上的差异来说明在中英两种语言条件下古典格律体诗在音律方面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首先,平仄和调格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其基本组成单位和变换形式上,平仄是由汉语读音的四声调构成,并且有固定模式;而调格是由英语单词的轻重音节组成,无固定模式。平仄的变换形式是在其固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拗救”等一系列方式使固定的平仄模式发生变化,而调格的变换形式主要表现在音步数量的加减和基调格音节的变化上。其次,就音韵而言,律诗以平声韵为主,一韵到底,韵押在偶数句的末尾字上,起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英格律诗的押韵位置不固定,有头韵、腹韵和尾韵,其中的尾韵无需一韵到底,可以规律性地换韵,分为交韵、随韵和抱韵三种形式。通过对两种诗歌音律特点及差异点的分析,为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的音律分析提供理论框架。第二章根据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原则为英译唐代边塞诗...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唐代边塞诗
二 唐代边塞诗英译概述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四 论文创新点
五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中英古典格律体诗的音律差异
第一节 平仄与调格的差别
第二节 音韵形式的差别
第二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分类对比分析
第一节 抒情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二节 叙事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英译文体分析
第三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策略探究
第一节 唐代边塞诗诗句的多义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诗句多义性的表现
二 诗句英译对策
第二节 唐代边塞诗意象的多样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意象多样性的表现
二 意象英译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J]. 佘正松. 文学遗产. 2006(04)
[2]中国古诗英译的诗体和散体[J]. 颜学军.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从两首唐诗的不同英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未定性和具体化[J]. 王文斌. 中国翻译. 2001(02)
博士论文
[1]唐代边塞诗综论[D]. 应晓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 任文京.河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边塞诗意象研究[D]. 杜虹.长沙理工大学 2013
[2]英诗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上的趋同[D]. 张文.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4891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唐代边塞诗
二 唐代边塞诗英译概述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四 论文创新点
五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中英古典格律体诗的音律差异
第一节 平仄与调格的差别
第二节 音韵形式的差别
第二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分类对比分析
第一节 抒情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二节 叙事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英译文体分析
第三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策略探究
第一节 唐代边塞诗诗句的多义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诗句多义性的表现
二 诗句英译对策
第二节 唐代边塞诗意象的多样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意象多样性的表现
二 意象英译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J]. 佘正松. 文学遗产. 2006(04)
[2]中国古诗英译的诗体和散体[J]. 颜学军.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从两首唐诗的不同英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未定性和具体化[J]. 王文斌. 中国翻译. 2001(02)
博士论文
[1]唐代边塞诗综论[D]. 应晓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 任文京.河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边塞诗意象研究[D]. 杜虹.长沙理工大学 2013
[2]英诗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上的趋同[D]. 张文.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4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8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