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苏轼悼亡词英译的意象传递研究——以许渊冲和林语堂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3 23:53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开创了悼亡词之先河,其代表作《西江月·梅》《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和《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通过不少的植物意象和景物意象抒发伤逝之情。文章旨在运用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对比分析许渊冲和林语堂二者在译文中意象传递的差异。
【文章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苏轼悼亡词的意象
1. 梅意象
2. 松意象
3. 草意象
1.水意象
2.月意象
二、图式的分类
三、图式理论与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四、图式理论下苏轼悼亡词意象传递对比分析
1. 语言图式
2. 语境图式
3. 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图式理论视角下古诗英译意象传递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两个英译本为例[J]. 刘娟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2]图式翻译漫谈[J]. 刘明东,刘宽平. 外语教学. 2004(04)
[3]图式理论对理解翻译的解释力[J]. 周笃宝.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4]图式及其功能[J]. 常宗林. 山东外语教学. 2002(05)
本文编号:3358846
【文章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苏轼悼亡词的意象
1. 梅意象
2. 松意象
3. 草意象
1.水意象
2.月意象
二、图式的分类
三、图式理论与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四、图式理论下苏轼悼亡词意象传递对比分析
1. 语言图式
2. 语境图式
3. 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图式理论视角下古诗英译意象传递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两个英译本为例[J]. 刘娟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2]图式翻译漫谈[J]. 刘明东,刘宽平. 外语教学. 2004(04)
[3]图式理论对理解翻译的解释力[J]. 周笃宝.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4]图式及其功能[J]. 常宗林. 山东外语教学. 2002(05)
本文编号:335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5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