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域·解码 ——光在装置艺术中的视觉呈现
发布时间:2021-10-09 22:37
本文中,光域的概念来自于室内灯光设计中的光域网,在分析装置艺术作品的视觉呈现时,用光域指代:装置艺术作品中,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呈现的视觉效果。本文将艺术家在装置作品中使用光域进行创作的过程视为编码的过程,艺术作品中的光域是编码信息的视觉呈现;通过“解码”的方式,剖析近年来装置艺术作品中的光域呈现的方式及特点。本文以光在装置艺术中的视觉呈现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探究:一、阐释光与光域基本概念。通过“解码”的方式梳理装置艺术的发展时期,对光介入装置艺术的阶段进行划分,总结并归纳不同时期装置艺术、灯光装置艺术的视觉呈现方式及特征。二、通过“解码”的方式论述光域在装置艺术中的四种视觉呈现方式:光色的光域呈现,空间的光域呈现,动态的光域呈现,互动的光域呈现;分别以丹·弗莱文,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詹姆斯·特瑞尔,尼克·维斯塔德的作品为例进行个案分析。三、谈论未来装置艺术中光域呈现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并论述个人装置作品中实现光域呈现的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装置中LED灯带的电路连接图(来源:笔者绘制)464-2-1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社会视域下“网红打卡地”的媒体奇观及其批判[J]. 张高洁,骆蓓娟. 东南传播. 2019(10)
[2]心理空间的历史渊源和概念解析[J]. 张绣蕊,王爱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25)
[3]加州之光——詹姆斯·特瑞尔及其同时代的光艺术[J]. 沈莹. 世界美术. 2014(01)
[4]笛卡尔哲学中的“自然之光”[J]. 付志勇,陈思.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5]3D室内设计中的灯光处理[J]. 史清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7)
[6]光:从哲学史到艺术史——现代艺术的形而上学本性[J]. 刘毅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7]理念之光:黑格尔美学的隐喻[J]. 刘毅青. 求索. 2004(09)
博士论文
[1]嬗变的游戏—当代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研究[D]. 徐小鼎.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 马晓翔.南京艺术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光的空间表达与身体的沉浸[D]. 杨溢超.中国美术学院 2019
[2]埃利亚松沉浸式装置的时空观念研究[D]. 张一鹤.西安美术学院 2019
[3]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互动性研究[D]. 薄云.西安美术学院 2019
[4]“物”的形态转换[D]. 纪思钰.中国美术学院 2019
[5]回归自然的灯光艺术研究与实践[D]. 胡羽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记忆性空间中的光与空间的表达[D]. 刘野.中央美术学院 2018
[7]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艺术实践研究[D]. 刘冰冰.西南交通大学 2017
[8]日常与在场的构建[D]. 金杭逸.中国美术学院 2017
[9]论埃利亚松美学思想下的空间与视知觉[D]. 孟琪.武汉纺织大学 2017
[10]装置艺术中的光影形式研究[D]. 李世慧.天津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27120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装置中LED灯带的电路连接图(来源:笔者绘制)464-2-1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社会视域下“网红打卡地”的媒体奇观及其批判[J]. 张高洁,骆蓓娟. 东南传播. 2019(10)
[2]心理空间的历史渊源和概念解析[J]. 张绣蕊,王爱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25)
[3]加州之光——詹姆斯·特瑞尔及其同时代的光艺术[J]. 沈莹. 世界美术. 2014(01)
[4]笛卡尔哲学中的“自然之光”[J]. 付志勇,陈思.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5]3D室内设计中的灯光处理[J]. 史清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7)
[6]光:从哲学史到艺术史——现代艺术的形而上学本性[J]. 刘毅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7]理念之光:黑格尔美学的隐喻[J]. 刘毅青. 求索. 2004(09)
博士论文
[1]嬗变的游戏—当代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研究[D]. 徐小鼎.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 马晓翔.南京艺术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光的空间表达与身体的沉浸[D]. 杨溢超.中国美术学院 2019
[2]埃利亚松沉浸式装置的时空观念研究[D]. 张一鹤.西安美术学院 2019
[3]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互动性研究[D]. 薄云.西安美术学院 2019
[4]“物”的形态转换[D]. 纪思钰.中国美术学院 2019
[5]回归自然的灯光艺术研究与实践[D]. 胡羽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记忆性空间中的光与空间的表达[D]. 刘野.中央美术学院 2018
[7]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艺术实践研究[D]. 刘冰冰.西南交通大学 2017
[8]日常与在场的构建[D]. 金杭逸.中国美术学院 2017
[9]论埃利亚松美学思想下的空间与视知觉[D]. 孟琪.武汉纺织大学 2017
[10]装置艺术中的光影形式研究[D]. 李世慧.天津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2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2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