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理论之后”中国文论的境遇与知识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11 17:5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显现出一种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换的理论趋势。这一知识型转换发生于"理论之后"的特定知识生产境遇之中。"后理论"时代的到来,成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进行深刻的批判性反思的重要契机。在基于知识学反思的理论探讨中,人们试图重新确立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定位,辨析"理论"终结的可能与意义,探寻超越"理论"危机的新路径,寻求由此形成中国文论的原创机制,并适时使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这一主导思路引领当代中国文论知识生产因应文学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化而趋向于多元共生状态;以此为境遇和理论前提,以"综合创新"为指向的文学理论体系建构日渐成为学界共识。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合创新 走向未来——2019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J]. 吴子林,陈加.  南方文坛. 2020(03)
[2]论“后理论”的三种形态[J]. 王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发展[J]. 高建平.  文艺争鸣. 2018(12)
[4]内容结构、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J]. 谭好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事件文学理论探微——“理论之后”反思文学研究的重建[J]. 尹晶.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3)
[6]“将理论继续下去”——近二十年来国内“后理论”研究综述[J]. 陈后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后理论”转向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J]. 赖大仁.  学术月刊. 2015(02)
[8]在反思中深化文学理论研究——“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问题[J]. 周启超.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9]向这一切说再见——评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J]. 戴维.洛奇,王晓群.  国外理论动态. 2006(11)
[10]新时期文艺学的建设与展望[J]. 钱中文,童庆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本文编号:365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5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