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

发布时间:2022-12-04 17:05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是一位著名当代东亚艺术史家。2002年,他的专著《万物》获得列文森图书奖,2005年,雷氏再获巴尔赞奖,成为继贡布里希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史家。他的学术建设也使海德堡大学逐渐成为以方闻为代表的普林斯顿大学和高居翰代表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以外又一个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心。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工作,雷氏成功地构建起他眼中的中国艺术世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极富创造力的广阔图景。为进一步理解雷氏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贡献,笔者以他的中国艺术史写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他三部主要作品:《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石》和《万物》研究他的观点和方法,并展现其作品在中国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在作品考察之后,笔者也对雷氏的知识环境作了研究,将雷氏置于大的学术背景下,从同时期的西方中国艺术史家、同时期西方艺术史发展概况以及西方汉学特征等方面观察其在艺术史研究中所处的位置。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雷氏的另一个宏大的研究计划,石经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这一新的工作,雷氏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艺术——不懈努力。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
    开端
    西方中国书法研究及《米芾》的缘起
    复合性风格结构
    米芾是“滤镜”
    从功能出发
    《李柏文书》
    《米芾》的成就
第二章 《兰石》
    德国的东亚艺术收藏
    鉴定
    摹本
    品质
    《兰石》的意义
第三章 《万物》
    缘起和发展
    汉字
    印刷术
    关于艺术
        自然与创造
        规模生产中的创造力
        艺术无法定义
    模件性思维方式
    假说
    《万物》的启示
        中西文化的互喻
        问题模式
        比较的可行性
第四章 雷德候的知识环境
    师承
    同时期的代表人物
    同时期的西方艺术史研究
    汉学小传统
结语
    开放的艺术世界
    永恒的石经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艺术学科研究状况(2009-2010)[J]. 曹意强,薛军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05)
[2]万物之道[J]. 罗迪.  装饰. 2010(09)
[3]“模件化”与中国艺术——雷德侯《万物》阅读札记[J]. 许伟东.  新美术. 2010(04)
[4]“视觉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J]. 约翰·奥涅斯,万木春.  新美术. 2010(03)
[5]艺术史跨语境研究中的不适应性——试论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问题[J]. 王菡薇.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2)
[6]古典与哥特——德意志艺术史中“文化民族”理想的双重根基[J]. 张坚.  新美术. 2010(01)
[7]为什么要有艺术史[J]. F.扎克斯尔,李本正.  新美术. 2010(01)
[8]视觉文化研究与艺术史[J]. 邵亦杨.  美术研究. 2009(04)
[9]关于“伪书法”的对话——张公者对话白谦慎[J].   中国书画. 2009(10)
[10]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近百年来的西方艺术学理论与方法及其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 常宁生.  艺术百家. 2009(05)

博士论文
[1]塞蒂尼亚诺的智者[D]. 曾四凯.中国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708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08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