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阿Q正传》的文化隐喻(2)

发布时间:2014-07-12 18:10

  四、结语
  阿Q游荡在未庄(儒),睡在土谷祠(道),寻生计于静修庵(佛),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实则完成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封建王朝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希冀其在维护统治方面互相补充,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但终究堕落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小瘪三。
  注释:
  [1]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34页。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收《无地彷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384-419页。张梦阳:《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7-50页。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9-30页。
  [5]金元浦 谭好哲 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271页。
  [6]《论语·泰伯》,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收宋·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154页。
  [7]金元浦 谭好哲 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332页。

本文编号:3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88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