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他山之石:从翻译文本看80年代以降西方美术史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发布时间:2024-05-27 03:41
  使笔者产生讨论学术翻译问题的楔子是来源于自身的一个经验:在进行西方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习与研读过程之中,常常遇到与翻译相关的问题:不论是直接阅读翻译自西文原典的相关理论著作,亦或是自己直接阅读西文原典,我们都已经进入到了另外一个语言环境之中,这其中遭遇的跨文化问题、外语习得问题、翻译技巧的问题都存在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之中,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与塑造着我们对于外文文本的理解。因此,本文认为,学术翻译当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被低估了,或者说,以此文的角度,学术翻译的重要性应当放在一个审慎的眼光中进行评估,相关的问题需要更为规范化的探讨与制度性的解决。本文通过对80年代中国文化艺术背景与社会思潮的探析,检视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范围内对西方美术历史与理论相关文本的翻译与介绍的情况,对8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范围内的西方美术历史及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大致的勾稽与分析,并以译介的状况为起点,对翻译文本的数量内容与范围作出透视。本文认同通过对相关翻译文本的检视,存在着构建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西方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术体系的可能性,与翻译文本紧密相连的即是有关人员对于这些理论文本的接受,因为学...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面对西方:80年代翻译文本中的思想体系建构
    第一节 一个背景:80年代的文化热潮
    第二节 西方文本及其中国化进程:80年代以后的美学母题及其文本
第二章 翻译文本中的西方美术历史及理论
    第一节 西方美术史论相关翻译文本状况分析报告之一:翻译文本的形状(内容、数量与范围)
    第二节 西方美术史论相关翻译文本状况分析报告之二:翻译文本对中国当代的西方美术史学观的塑造
    第三节 走向规范与自觉:翻译文本形而上下诸问题之商榷
第三章 理论的旅行:西方艺术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贡布里希的翻译文本为例
    第一节 贡布里希对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与理论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贡布里希著作的翻译对国内西方艺术史学者理论写作的影响
    第三节 作为跨文化研究的西方美术历史与理论学科:可能性商榷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82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982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