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极致呈现—林天苗装置艺术的视觉语言与理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7:12

  本文关键词:极致呈现—林天苗装置艺术的视觉语言与理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林天苗是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个案,但对林天苗创作主题的深入研究在当今国内艺术界尚未形成,笔者先前对林天苗就有所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林天苗的作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呈现更为极致,并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她的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对于手工劳动的尊重,表现了对作品细节的操控和把握,这种尊重既是她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对艺术身份的一种理解。林天苗的作品可以沿着女性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维度进行双向解读,虽然林天苗并不承认自己的女性艺术身份,但她的创作路线基本符合贾方舟定义的女性艺术发展模式,但笔者相信艺术最终是没有性别。林天苗的作品具有独具一格的敏锐感受性,这也使观者不得不深思作品背后的寓言式理念,许多未曾言说的话题呼出欲出。也许对于林天苗来说,视觉艺术的魅力和精彩之处恰恰在与视觉体验和内在观感的转换,一种乍看之下细腻的物象其实背后暗藏着某种心理学或哲学的警示。笔者在分析其作品时,在表现形式的背后也挖掘出相关心理学,中国古典哲学与情结的暗示,这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类社会的深入观察,当我们观看作品时,也会伴随着极致的表达形式带给我们内心的跌宕起伏,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自我,反思社会,这对于笔者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体验过程。本文的宗旨在于揭示林天苗装置艺术中的“极致”的价值意义与其存在的合理性。无论是作品形式还是理念都是与众不同,超脱时空的,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作语言与寓言式理念的发展。本文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通过三点支撑起全文,自我媒材的选用,极致的呈现方式与林天苗艺术所属范畴进行总体研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林天苗艺术语言的产生、发展与高潮,探索形成至今的语言方式;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与创新点,笔者细致地论述了林天苗寓言式理念的来源与形成,然后阐释了她的主要作品之内涵,在结语中,笔者认为林天苗作品中的理念反映的是一种表达和感知的规范、一个时代和它的内在经验的基本准则。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林天苗是十分有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极致 装置艺术 编织 寓言式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一、选题缘由10
  • 二、本文相关话题讨论10-12
  • 三、研究意义与启示12-13
  • 一、林天苗创作语言与理念缘起13-22
  • 1. 编织媒介的女性化寓意13-15
  • 1.1 编织作为象征——创作符号初诞13-14
  • 1.2 编织作为身份——自我精神的投射14-15
  • 2. “极致”的创作语言与理念呈现15-19
  • 2.1 释放与抗拒16-17
  • 2.2 繁复之极限17-18
  • 2.3 寓言式思维18-19
  • 2.4 修辞之言说19
  • 3. 与当代女性艺术的趋同与疏离19-22
  • 3.1 女性意识与女性身份的去蔽20-21
  • 3.2 女性艺术语境中的呈现语言21-22
  • 二、从媒介到展场:极致创作语言的阶段精神22-31
  • 1. 无我:自我重构的不确定性22-24
  • 1.1 模糊的动机——直觉22-23
  • 1.2 白色绣线的单一借用23-24
  • 2. 自我:打散的“符号逻辑”24-26
  • 2.1 文化差异下个人图式显现24-25
  • 2.2 众人之镜中的异化自我25-26
  • 3. 大我:开放性的视界融合26-31
  • 3.1 经验话语的再传播27-28
  • 3.2 女性事件的启示28-29
  • 3.3 自我与他者的交叉边界29-31
  • 三、极致的理念研究与作品阐释31-47
  • 1. 寓言式理念:林天苗的修辞特质及表征31-39
  • 1.1 高度集中下劳作:强迫症的内在诉求31-32
  • 1.2 凝视下关照自身:拉康镜像理论32-34
  • 1.3 性别差异的消解:身体叙事的话语建构34-36
  • 1.4 象征性的内驱动力——“精神暴力”情结36-38
  • 1.5 群体关系的重建:庄子齐物论38-39
  • 2. 基于寓言的作品图像学阐释39-47
  • 2.1 聚焦:开放性的互视39-40
  • 2.2 Mother’s:身体的性修辞学40-43
  • 2.3 一样:质朴的普世关怀43-47
  • 四、结语:极致的恒动力量——当代性的呈现气质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林天苗创作年表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敏律;;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精神暴力叙事与昆德拉的影响[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2 杨涓;;缠绕着的困惑——从“一样”谈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逻辑[J];中国美术馆;2012年02期

3 韩娅娟;;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内涵与意义[J];中国美术馆;2011年03期

4 赵文霞;;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在人类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女性身份是否重要[J];中国美术馆;2011年03期

5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年04期

6 杨经建;;“身体叙事”:一种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症候[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7 张一兵;;拟像、拟真与内爆的布尔乔亚世界——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王葳;;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脆弱的——卢杰对话林天苗[J];东方艺术;2008年15期

9 罗良清;;西方寓言理论的发展轨迹[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10 倪井如;;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现代女性艺术[J];理论与创作;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祝玲;“他者”与“自我”—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邱爱艳;刺绣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及其语言转换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3 肖楠;中国女性新媒体艺术的身份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4 王姝;中国当代女性装置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李娜;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装置艺术的空间问题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姗姗;论软材料艺术中的手工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陈海旭;编织世界与女性艺术家身份认同的内在冲突[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极致呈现—林天苗装置艺术的视觉语言与理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02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