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以甘肃庆阳香包艺术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17 11:08
本文关键词: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以甘肃庆阳香包艺术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就是做好民间艺术数字化资料的归档,并通过合理的产业化使之有效发挥经济和文化价值。本文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分析了目前民间艺术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困境,从数字资源库的建立、数字化修复与保护、数字化教育传承等多方面,提出了民间艺术数字化运用和开发的有效建议。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数字化 传承 虚拟
【基金】: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校级课题:甘肃庆阳香包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项目编号:SKQNYB13012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民艺”一词是并非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而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柳宗悦先生提出的,可作为“民间艺术”的统称。张道一教授于1997年撰文指出:“实际生活中产生的矛盾,确实关系着民艺的生命,也困惑着民艺的研究者”。他主要是指民间艺术的绵延数千年来的“自生自灭”始终没有上升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春森;;“图示”的先导倾向——庆阳香包的审美再认识[J];美与时代;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以甘肃庆阳香包艺术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5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