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本文关键词: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曾永成教授是当代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在其众多学术著述中,《以美育美》《文艺的绿色之思》和《回归实践论人类学》可说是他美学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三座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过程中极富个性特征的代表性著作。曾永成教授的美学文艺学研究,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审美文化精神嬗变的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时期以来当代文艺思想研究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史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曾永成 美学 生态美学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曾永成教授从事文艺学、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近四十年了。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勤勤恳恳,以中国当代学者的人文关怀为己任,致力于对当代文艺学、美学的学科建构,不遗余力地推进中国文艺学、美学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感应论美学”“文艺学生态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徐叶;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2 吴承笃 ,徐瑾瑛 ,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召开[J];哲学动态;2002年03期
3 高中华;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俊男;熔古今文化于一炉 拓生态美学研究之蹊径——读邓绍秋先生《道禅生态美学智慧》[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孙琪;问题与出路——对近年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刘精科;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银建军;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8 李晓林;;生态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相轮;论生态美学的基本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伟;;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皓;;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沉重话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儒 黄孝谋;广西民院“生态美学”绽放异彩[N];广西日报;2005年
2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一峰;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美学高地[N];杭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杰;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上的独特声音[N];广西日报;2005年
9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10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艳;山地城市桥梁生态美学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3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邵琳琳;论中国古代天人观如何融入生态美学[D];辽宁大学;2015年
7 黄玉婷;“崇高”在生态美学中的价值回归[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徐蓉;从自然美学到生态美学[D];苏州大学;2015年
9 张晓芳;主体间性与诗意地栖居-《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美学解读[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孙正楠;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形态与实践拓展[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6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