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7:09

  本文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翻译的质量与译者对英汉差异的掌握情况休戚相关,有力论证了用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去指导翻译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也深切感受到英汉对比研究对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英汉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和输出的干扰,从而促进目标语的学习、提高目标语输出的质量。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对比研究 英汉差异 翻译实践 英语教学
【分类号】:H315.9
【正文快照】: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了四桩婚姻,揭露了金钱在婚姻以及人际关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婚姻观:爱情是美满婚姻的基础。目前该经典名作已有十多个中文译本,笔者就其中两个从英汉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欧阳惠;《劝导》浪漫主义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徐颖;;小说风格的保存——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傲慢与偏见》风格的翻译[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司建国;美国非虚构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叙事语法对比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何欣;契合之美——孙致礼译本对《傲慢与偏见》技巧与神韵的传达[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鄢忠秀;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叶苗!325000;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J];中国翻译;2000年04期

7 陈历明,刘根奇;风格翻译中的信息编码——兼评《傲慢与偏见》首段译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静;论文学翻译——兼评《傲慢与偏见》三个中译本[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恩玉;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D];东华大学;2005年

3 张秀苹;预设与翻译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芳;小说对话翻译中的语用问题[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5 吕婷;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论述《傲慢与偏见》的风格翻译[D];东华大学;2006年

6 陈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幽默语言的翻译[D];扬州大学;2007年

7 钱垂君;人称照应的衔接功能与英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李慧;《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反语与亲密反语对比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闫海英;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骏;;英汉词汇中“鱼”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王丽;;英语人称代词的翻译策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曹阳;冯柱;;俄汉词层面的语用信息对比[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刘世晓;;漂洋过海之“道”——《道德经》两个译本片段比较[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杨伊;张贝;;英汉人称代词使用对比研究——基于长篇小说的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5期

6 李梦遥;张逸辰;;两岸三地英语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7 田茂菊;;英汉空间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以介词UP/DOWN和上/下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陈英;;中英作者撰写医学英语论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孙洋洋;;中英请柬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10 谢韶亮;;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语社论中连接副词的对比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管春林;;《英汉否定对比:回顾、述评与展望》摘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陈洁;;俄汉带连(接)词复(合)句与超句体相互转换对比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晓艳;;英汉状语从句语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玉珍;;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技能的对比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贾卉;;新闻标题动词英汉对比和汉英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艳红;不是英国儿童笨 只怪此语太难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刘玲;适应时代要求 优化英语教学[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余健明;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张珂;英汉语存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桂朴成(Supachai Jeangjai);汉泰熟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胡志清;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语科技期刊论文语篇建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杜翠河;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字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杨华;俄英句子命题结构的称名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高;汉英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指导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艳丽;汉英非基本颜色词中的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书丽;基于语料库英汉财经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倪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瑞雪;新闻英语与法律英语文体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甘娟;旅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罗洁;“风”的概念隐喻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阮氏秋香;汉越成语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王纪芬;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主位选择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张居设;英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63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