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老人与海》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23:10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老人与海》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丰富的文本内涵历来被无数读者所追捧,其译本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代代更新。近些年来,对《老人与海》译本的研究越发受到重视,其中不乏对其文本风格和语言特色的探究,然而却很少人关注到认知翻译理论对此研究的独到之处,更对此作品翻译中表现出的译者主体性问题较少涉及。因此,本文以认知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加深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以及探索译者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地位的变化随着不同时期翻译观的变化而变化,从传统语文学角度下译者被视为“镜子”,到后现代翻译理论下译者被视为文本的“主人”。然而后现代翻译理论在提升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使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走向极端化的趋势,即夸大译者主体性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认知翻译理论,来重新审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受到的限制,希望更加合理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新的阐释。论文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介绍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并回顾了之前关于《老人与海》译作的研究及译者主体性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作者详细介绍了认知翻译观下的识解理论和互动体验观,以及两种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对张爱玲和李继宏翻译的《老人与海》文本的对比研究,主要是参照识解理论提出的五个因素来描述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不同的辖域、背景、视角、详略度和凸显。第四部分是从认知翻译理论中的互动体验理论出发,表现译者受动性的一面,通过文本对比,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要受到原文本及读者认知水平制约。第五部分得出结论:从认知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包含了两个因素,首先是译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也有其受动性的一面,即要受到原文本及其他认知主体的约束。本文较为新颖的从认知翻译观来探究译者主体性,并以《老人与海》最新和最早出版的译本为文本参照,以此更好的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包含的两个因素。在验证认知翻译理论对汉译本研究可行性的同时,也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老人与海》 译者主体性 认知翻译观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5
- 1.1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9-10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Layout of Research10-11
- 1.3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1-12
- 1.4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 ectivity12-15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15-22
- 2.1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15-16
- 2.2 Cognitive Linguistics16-17
- 2.3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 on Translation17-20
- 2.3.1 Embodied Interaction among Cognitive Subjects17-18
- 2.3.2 Construal Theory18-20
- 2.4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 on Translation20-22
- Chapter 3 Manifestation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22-40
- 3.1 Scope and Background22-25
- 3.2 Perspective25-31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 & Liberal Translation26-29
- 3.2.2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29-31
- 3.3 Salience and Specificity31-40
- 3.3.1 Omission32-34
- 3.3.2 Addition34-36
- 3.3.3 Repetition36-40
- Chapter 4 The Restriction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View on Translation40-47
- 4.1 Restrictions from the Original Text40-41
- 4.2 Restrictions from Readers41-47
- 4.2.1 Readers' Aesthetic Style42-44
- 4.2.2 Reader's Cultural Awareness44-47
- Chapter 5 Conclusion47-50
- 5.1 Major Findings47-49
- 5.2 Limitations49
- 5.3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49-50
- References50-5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2 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3 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老人与海》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9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