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野下的林语堂《京华烟云》翻译探究
本文关键词:关联理论视野下的林语堂《京华烟云》翻译探究
【摘要】:林语堂作为一位擅长用汉语和英语双语创作的作家和文学者,不仅用母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以及学术著作,而且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很少用的非母语创作了大量十分优秀的文学著作,他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不单单只是成就了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他用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输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样也将外国优秀的文化引进到了国内,他的作品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构筑了坚实有力的桥梁。因此,笔者在这里选取了林语堂最富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通过从关联理论的视野,对这部英文长篇巨著的翻译进行了一个尝试性的探究。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林语堂 京华烟云 翻译 探究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自诞生以来,广受好评,林语堂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于英语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创作出来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明显带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而且林语堂在用英文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有很多创新性的尝试和创作,因此,《京华烟云》不仅仅是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王黎光;;发现 电视剧《京华烟云》主题歌[J];歌海;2006年02期
2 杨国明;;《京华烟云》与抗日战争爆发前的海关[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3 阮航;;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先生的中庸之道[J];新学术;2008年03期
4 张俏;;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文化传输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5 武敏;;《京华烟云》中的幽默及对林语堂幽默观的再认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宏;;从语料库建设角度建议恢复《京华烟云》两处原文[J];名作欣赏;2010年23期
7 郑月娣;;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婚姻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8 张先瑞;这烟云不是那烟云——看《京华烟云》有感于改编[J];文艺评论;1990年05期
9 ;发现——《京华烟云》主题曲[J];杉乡文学;2006年01期
10 朱海;王黎光;;发现——《京华烟云》主题曲[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文娟;;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对《红楼梦》的借鉴与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文国;电视剧《京华烟云》的缺憾[N];吉林日报;2005年
2 王兆胜;新版电视剧《京华烟云》:对林语堂的误解与误读[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任嫣;《京华烟云》央视热播新旧版本对比引争议[N];广西日报;2005年
4 ;名著《京华》该不该动手术?[N];四川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甘文瑾;“最高价”何以有忧[N];中国电影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佟奎阳;民初:婚礼文化西风东渐[N];大庆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彦;编剧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蒋泥;心灵的震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马乔 李圣传;两岸林语堂纪念馆[N];闽南日报;2009年
10 ;中国城市图书销售排行榜[N];中国邮政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波;《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郭希苗;《京华烟云》拒绝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师小静;小说《京华烟云》中姚木兰话语的人际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尹玉红;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视角下《京华烟云》中人物语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侯利娟;语境化理论下《京华烟云》的语言特点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6 吴晓利;从文化角度析小说《京华烟云》的写作及英汉翻译[D];外交学院;2007年
7 颜林;《京华烟云》中的间接指令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方婷婷;试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9 胡萍;论《京华烟云》中的文化底蕴[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马丽丽;《京华烟云》中的冲突性话语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6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1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