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5:06

  本文关键词:翻译模因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切斯特曼 翻译模因论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林语堂


【摘要】:本项研究以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模式为理论基础,拟通过四个方面,即期待—明晰模式,关系—真实模式,交际—理解模式和责任—信任模式来分析、探讨翻译现象,并解读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通过分析发现,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对于文学翻译解读有独到之处,能够很好地从译文所取得的明晰,真实,理解和信任等效果上分析译文质量。作为一代文人中的豪杰,林语堂用他敏锐的视角发现了二十篇传奇故事的独特之美,通过搜集整理,书成《英译重编传奇小说》这本书,将唐宋清时期的脍炙人口的传奇小说故事名篇以轻松诙谐优美的英语译出,得到了西方读者的肯定和广为流传。作为一大翻译名家,林语堂有自己的翻译观念“忠实”,“通顺”和“美”,也曾在自己的翻译著作中多次提及译者的责任,这或许也增加了林语堂的翻译与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的吻合度。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的提出为解读林语堂的《英译重编传奇小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这个理论体系出发分析《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一方面旨在证明此理论适用于文学翻译研究;另一方面旨在加深读者对于林语堂翻译风格的认识和思考。本项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统计法将原文译文进行对比对照,用读者的期待,原文译文的关系,译者的责任和译文承担的传播文化的效果为切入点,统领于明晰,真实,信任和理解的翻译价值观,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现象和翻译风格。研究发现:(1)林语堂二十篇传奇故事的选取和重编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期待,译文语言明晰,是使译文达到真实,可信任和理解等翻译价值观的基础;(2)林语堂的此译本遵循关系规范,体现了译文对原文关系的真实:首先,译文与原文中关键小说要素如题材、主题、情节和主要角色数目等,以及在词、句、段三个层面,分别做到了恰到好处地对应;再者,译文对于原文所做的增加,删减和变异也是真实关系的体现,是译者出于责任规范对原文的重编,使译文充分发挥交际效果,接近目的语表达方式或习惯。(3)《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继承和体现了林语堂一贯的翻译风格,也与翻译模因论相吻合。可见,翻译模因论可以应用于指导文学翻译实践,产出好的译文。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在回顾前人对于林语堂及其《英译重编传奇小说》和对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引用了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理论模式,对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和总结不足。
【关键词】:切斯特曼 翻译模因论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林语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 (in English)7-9
  • Abstract (in Chinese)9-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2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5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5-17
  • 1.3 Research Hypotheses17-18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8-2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1-31
  • 2.1 Studies on Lin Yutang and His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21-23
  • 2.2 Studies on Memes and Translation Memes23-3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31-41
  • 3.1 An Overview of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Memes31-33
  • 3.1.1 Aims31-32
  • 3.1.2 Five Supermemes and the Evolutions32-33
  • 3.2 From Memes to Norms33-35
  • 3.2.1 Expectancy Norms34
  • 3.2.2 Professional Norms34-35
  • 3.3 Ethical Values Governing Translation Norms35-38
  • 3.4 Translation Strategies38-41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 and Texts41-45
  • 4.1 Research Method41
  • 4.2 Texts41-45
  • Chapter F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45-67
  • 5.1 Expectancy-Clarity Meme45-48
  • 5.1.1 Selection of the Stories45-46
  • 5.1.2 Retelling of the Stories46-48
  • 5.2 Professional Norms-Values Meme48-66
  • 5.2.1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Texts49-52
  • 5.2.2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xts52-66
  • 5.3 Summary66-67
  • Chapter Six Conclusion67-71
  • 6.1 Major Findings67-68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68-71
  • Bibliography71-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皋于厚;“剪灯二话”与明代传奇小说的发展趋势[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4期

2 赵章超;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百年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5期

3 陈国军;明代中篇传奇小说格局的构成——以《钟情丽集》为考察中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刘正平;;亦庄亦怪:志怪传奇小说创作主体的双重人格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5 曲金燕;;我本淮王旧鸡犬 不随仙去落人间——明末清初传奇小说中的遗民形象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孟祥荣;;以翔实取胜——评石麟《传奇小说通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军均;;论宋初传奇小说文体发展的文化生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曲金燕;;论封建末世城市生活的浮华——道光、咸丰时期传奇小说的折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J];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曲金燕;;道光咸丰时期传奇小说的社会折射[J];天中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训明;古希腊长篇传奇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陈作义;唐代甘肃传奇小说家[N];甘肃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均;唐宋传奇小说文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青;越南汉文志怪传奇小说中精怪、鬼魅、神仙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阎婷;论传奇小说在唐代佛教世俗化过程的作用[D];山西大学;2014年

3 孙剑;明代传奇小说嬗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敬铭;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看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娄薪;翻译模因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6 许盈;明代传奇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薇;明代丽情传奇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建宗;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的民间传统[D];兰州大学;2007年

9 周儒鸿;明代嘉靖时期传奇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于德生;清代英雄传奇小说服饰描写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2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