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解释即生成——强制阐释论的生存论指向

发布时间:2017-07-16 00:14

  本文关键词:解释即生成——强制阐释论的生存论指向


  更多相关文章: 强制阐释论 生存论 视域融合 民族话语 民族国家


【摘要】:当前学者大多以文学作品为中心来探讨阐释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忽略了阐释实际上是基于理论家独立生存论体验的创造性活动,即理论家并不以文学作品为轴心,而是借助文学作品来完成其理论建构的。从这个角度说,强制无可避免地内含于阐释之中。这种阐释至少具有三个维度:生命存在即为感知的过程,这构成了阐释学的生存论基础;阐释就是阐释者的个性化的感知体验和作品所保存的原作者的生存体验的相遇,从而以其感知体验作为判断原作者的某种前见和主观预设的标准;在这种判断标准的置入中,存在着具有差异性的视域融合,并衍伸出阐释学立场前置的合理限度问题。强制阐释论的提出是与当前民族话语建构和民族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体现出学者们基于具体的民族生存语境所作出的对于阐释的某种立场前置,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强制阐释论 生存论 视域融合 民族话语 民族国家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何谓强制阐释?近年来,张江提出“强制阐释”的概念,批评西方文学理论界“脱离文学实践,用其他学科的现成理论阐释文学文本、解释文学经验”、“套用科学主义的恒定模式阐释具体文本”,[1]并批评“许多中国学者生吞活剥地把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搬到中国来,用西方理论强制地阐释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曙光;“生存与发展”问题和生存论哲学[J];哲学研究;2001年12期

2 郭齐勇;中国哲学的生存论及其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年12期

3 郭齐勇;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J];华中建筑;2004年02期

4 金瑶梅;陈学明;;生存论视域中实践活动的当代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李斌;;美的生存论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 李晓元;;“工作生存论”——哲学生存论的文化视界[J];学习论坛;2011年11期

7 邹诗鹏;“倾听”:哲学生存论的意义阐释与反省[J];江海学刊;1997年03期

8 邹诗鹏;大自然的生存论意义及对现代性的反省[J];学习与探索;1997年05期

9 李兆鹏;高金龙;;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的生存论阐释[J];新课程(中旬);2012年06期

10 张曙光;开掘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思想[J];江汉论坛;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默涵;孟庆伟;;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存在论初探[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张秀华;;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及其生存论改造[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陶富源;;关于马克思生存论的几个问题[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孟维杰;;心理学主体生存论探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余治平;;发展是硬道理:生存论本体论的中国演绎——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哲学纪念[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7 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从人类学实践论美学到个体生存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秀华;;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及其生存论改造[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高秉江;;从现象学的角度直观人的观念论和生存论[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建祥;;试析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一个特定视域[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辉;正视“生存论”背后的机关“生存压力”[N];中国商报;2014年

2 张绪才;“生存论”比滥收费更为可怕[N];湖北日报;2014年

3 陈遵沂;生存论哲学的意义境域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4 张秀华;从生存论的观点看和谐发展的工程观[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杨耕;走近工程哲学[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邹诗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生存论研究:我的“为己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秀华;工程的生存论阐释[N];光明日报;2011年

8 邹诗鹏;简论实践生存论[N];光明日报;2002年

9 张曙光;哲学生存论的彰显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张有奎;马克思的生存论与意识哲学批判[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以生存论维度重新理解认识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有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6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梅景辉;生存与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莉;灵感的生存论阐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牛国永;实践生存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祝巍;海德格尔的“伦理问题”、生存结构和真理[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慧琳;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5 夏国永;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彦英;从生存论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交往”[D];山东大学;2008年

7 尹华健;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及其当代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姜春兰;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王路桃;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建军;基于生存论的教育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6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46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