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是什么——关于文学提问方式之学术路径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7-31 19:00

  本文关键词:文学是什么——关于文学提问方式之学术路径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 问题 本质 文学性


【摘要】:"文学是什么"是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始源性问题。追问"文学是什么"并不是要给出一个关于文学的定义,而是要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呈现问题。"文学是什么"转化为"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学研究知识型的一次转换,体现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本质论思维"的影响。实践需要将"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结合起来,以实现对于文学问题"历史的"与"逻辑的"透视。当下"文学性"的话题并不能取代"文学是什么"的追问,"文学是什么"仍将作为问题被讨论。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文学 问题 本质 文学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50002)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文学是什么”是一个伪问题吗?  这些年,一些人对于“文学是什么”失去了提问的兴趣,不仅失去了兴趣,而且试图证明“文学是什么”是一个“伪问题”。对于“文学是什么”失去提问的兴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文学接受不必从追问“文学是什么”开始。文学接受最直接的方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文放;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2 朱丽娟;赵沛林;;幻象式对巂运动——一种文学发展模式[J];文艺争鸣;2011年07期

3 赵炎秋;文学传统与文学创新[J];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04期

4 张荣翼;文学氛围中的文学流变[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5 ;全球化与文学传统[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6 赵炎秋;论网络传播对文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4期

7 姚文放;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J];学习与探索;2000年03期

8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价值生成总论[J];学术界;2000年06期

9 刘忱;;文学作为一种滋养[J];学问;2001年03期

10 杨政;文学的困惑与网络文学[J];当代文坛;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陈雅蜜;赵琳娜;;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伊哈布·哈桑;罗坚;;一个批评家的表白,或对文学的抵抗[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5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天助;;茅盾进化文学观析辩[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7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永兵;文学基本理论建设的新思路[N];文艺报;2001年

2 南帆;文学的潜能[N];人民日报;2011年

3 李一俊;如此引领的文学之旅未必真实[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雷达;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下)[N];光明日报;2004年

5 陈福民;文学需要市场但不等同于市场[N];文汇报;2004年

6 曾大兴 广州大学中文系;构建文学地理学“立体图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问 徐芳 答 张新颖;文学研究就是爱文学的方式[N];解放日报;2014年

8 李洱;作家与传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包明德;时常读读文学经典[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记者 叶君 实习记者 刘海波;人性的解放:贯穿文学的主线[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2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春霞;产业化趋势下的文学价值形态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晶;当代文论话语中的文学传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衡云云;论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文学情感[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艳;从文学惯例探究文学性[D];西北大学;2008年

5 黄丽娜;文学形式与文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何远强;文学翻译本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涛;文学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延续[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杨拓;赛伯空间的精神之旅[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志高;文学是人的艺术化符号存在方式[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孙燕燕;现代性视域下文学与政治关系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0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00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