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文艺作品对大众文化审美的隐性构建
本文关键词:“机械复制”时代文艺作品对大众文化审美的隐性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机械复制 本雅明 艺术处理 文艺作品 视觉化 感知方式 文化审美 电影观众 商业因素 文艺创作
【摘要】:正一、艺术·复制本雅明从艺术生产技术的角度将20世纪初定名为机械复制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经受了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本雅明的理解为:在艺术感知方式变化的背后实际隐藏的是社会变迁的历史信息,机械复制使艺术转向了视觉化和商品化。运用现代科技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关键词】: 机械复制;本雅明;艺术处理;文艺作品;视觉化;感知方式;文化审美;电影观众;商业因素;文艺创作;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一、艺术·复制 本雅明从艺术生产技术的角度将20世纪初定名为机械复制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经受了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本雅明的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张献忠;;论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中的隐形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王慧青;;技术的礼赞——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探析[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3 付龙;;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张李莉;;试述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推动[J];文学教育(上);2013年03期
5 叶琳;秦美珠;;略论机械复制艺术的新型感知[J];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尹冠儒;;电影与人:从机械复制到艺术审美异化的得与失[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6期
7 王瑾;;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0期
8 白杰;;机械复制与摄影[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9 郝婷;;试论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在当代语境下的生长可能[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4期
10 李贵成;;从机械复制到虚拟现实——计算机技术对电影的介入及其影响[J];电影新作;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丹;机械复制技术下艺术的归属[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邹亮;机械时代的非“机械复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王琦;机械复制技术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4 辛楠;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予辉;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焱生;机械复制与知识分子身份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鹏;从机械复制到IMAX3D[D];安徽大学;2013年
8 张炜;略论当代艺术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32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3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