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说词翻译中的伴随文本初探——以《天府的记忆》为例
本文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翻译中的伴随文本初探——以《天府的记忆》为例
【摘要】:伴随文本问题一直是符号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隐藏于文本之后、文本之外或文本边缘的因素对文本的解读意义重大,有时甚至超过文本本身。本文尝试将符号学家赵毅衡总结的伴随文本理论模式引入翻译研究,以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天府的记忆》解说词的英译为例,讨论副文本、型文本、元文本、前文本、先/后文本、链文本六种伴随文本因素在解说词翻译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关键词】: 纪录片 解说词 翻译 伴随文本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全球化背景下译介《天府的记忆》的归化和异化问题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12SA176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学界对伴随文本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各家学者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是最早讨论了伴随文本问题的学者之一,他将其称为“羊皮纸稿本”,即文本背后的文本,也就是是伴随着符号文本一道发送给接收者的附加因素。因为在造纸术出现之前,经文一般写在羊皮纸上,但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方方;;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以《红楼梦》与其两个译本为例[J];读书文摘;2014年10期
2 闫春晓;;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梦溪笔谈》英译策略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袁利娟;;浅议文本类型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彭佳;;另一种文本中心——回应尤里·洛特曼的文本观[J];符号与传媒;2011年02期
5 王瑶;;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She Walks in Beauty的两个汉译本[J];海外英语;2014年10期
6 贾文浩;;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文学作品的个别性对翻译方法的要求[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7 罗兰·巴尔特;车槿山;;S/Z(节译)[J];法国研究;1990年02期
8 尚延延;;从《聊斋志异》的翻译解读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3期
9 易绵竹;何英玉;;文学文本的心理语言学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10 任慧芳;;赖斯文本类型学的翻译策略导向——归化还是异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芳;《月亮日记》(节选)翻译项目报告[D];安徽大学;2016年
2 李媛媛;基于文本类型学的三种非文学文本翻译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王晓薇;小说《海浪》(节选)汉译实践研究报告[D];西北大学;2015年
4 杨杰;《苦行者之路》翻译报告[D];安徽大学;2015年
5 王爱;《与鲁本·伍尔夫一起战斗》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曾瑜;《复仇的普拉达之恶魔归来》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李姗姗;《金翅雀》第一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8 王平福;从细节进入文学文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宝贵;《自传:那些只向朋友讲述的事》(12-13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2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1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