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品与个性化
本文关键词:复制品与个性化
更多相关文章: 波德里亚 划分方式 机械生产 复制方式 机械复制 本雅明 审美价值 艺术道路 不对称性 艺术价值
【摘要】:正一般而言,复制品与个性化似乎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一论断在基本的层面上有其道理,不过细分起来,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更为复杂而非简单的对立,因为复制品与个性化本身都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之间的关系又有所不同。就复制品而言,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就复制方式而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波德里亚;划分方式;机械生产;复制方式;机械复制;本雅明;审美价值;艺术道路;不对称性;艺术价值;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当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问题研究”(13ZS073)支持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一般而言,复制品与个性化似乎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一论断在基本的层面上有其道理,不过细分起来,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更为复杂而非简单的对立,因为复制品与个性化本身都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之间的关系又有所不同。就复制品而言,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就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宏香;;作为历史的仿像——波德里亚仿像论的一种解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0期
2 王涵淑;;试析波德里亚的符号与象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3 张一骢;;简评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6期
4 李明;;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及其政治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6 张冰;;从艺术生产到符号消费——论波德里亚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Syvere Lotringer;蒋文博;;艺术,一场共谋下的繁荣拟象——波德里亚《艺术的共谋》导读[J];东方艺术;2011年19期
8 彭长云;;浅析波德里亚的符号观点[J];学理论;2011年33期
9 吴兴明;;简析波德里亚的“物”理论——关于物的理解与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简明讨论[J];雕塑;2012年02期
10 陈婷;;波德里亚的符号学观点与当代社会的符号暴力现象[J];新闻世界;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高宣扬;波德里亚:消费文化的克星[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哲学教授 道格拉斯·凯尔纳;消费社会:法兰克福学派与波德里亚的观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金惠敏;消费社会与自然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 教授 波德里亚《美国》一书译者 张生;永远的沙漠与实现了的乌托邦[N];文汇报;2012年
5 ;让·波德里亚:法国知识界的“顽童”[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吴金海;对消费社会的另一种理解[N];光明日报;2012年
7 丁国旗;消费语境中的文学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刘方喜;消费主义批判的中国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王宁(作者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消费者研究工作室教授、博导,,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消费创造“地位假象”[N];南方日报;2004年
10 杜悦;在消费社会与文化中大众何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骐鸣;波德里亚网络符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全强;波德里亚艺术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许宏香;仿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博;波德里亚艺术理论中“命定之物”的视觉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王涵淑;符号学视阈下波德里亚拟像概念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璇;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李东花;论波德里亚的“诱惑”观[D];湘潭大学;2015年
5 汪晓娟;波德里亚拟像学说探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彭菁霜;波德里亚需要理论的批判性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7年
7 李明明;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8 张兴永;波德里亚早期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婷;网络空间符号的狂欢[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蒈;以“死亡”唱响“象征交换”的序幕[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2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2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