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建小型译文语料库的汉译少年文学语言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建小型译文语料库的汉译少年文学语言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文学翻译 语料库翻译研究 语言特征 共同影响
【摘要】: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始于清朝末年,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儿童文学翻译仍处于文学多元系统中的边缘地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不平衡。具体来说,就是儿童文学译著层出不穷,但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更是少见。由于儿童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儿童的语言习得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自建的小型汉译儿童文学(12-18岁)语料库及原创汉语儿童文学语料库,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相关工具,研究汉译儿童文学是否存在区别于原创汉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征。若区别性语言特征存在,则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这些语言特征的主要因素:翻译共性,英汉语言差异及儿童文学自身的语言特征。研究发现,汉译儿童文学语言特征体现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在词汇层面上:汉译儿童文学词汇密度偏低,词汇多样性略高,具有简化趋势;动词、量词使用频率偏低,印证了英语是一种偏静态语言,且量词敏感度低,体现了英汉语言差异;单字词,三字词及四字格使用频率偏低,体现了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共性的双重影响;习语及多字词使用频率偏低,但译者具有长词偏向性,平均词长偏高,不符合范化和简化趋势;功能词如连词使用频率偏高,体现了简化和明晰化趋势;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偏高,体现了翻译共性和英汉语言差异双重影响,表现出简化和明晰化趋势;语气词、拟声词及重叠形式使用频率偏低,不符合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体现了翻译共性和英汉语言差异双重影响。在句法层面上:汉译儿童文学平均句段较长,体现了简化和明晰化趋势;结构助词“的”使用频率偏高,尤其在偏正结构中长定语频繁使用,增加了阅读难度,体现了英汉语言差异;“被”字句使用频率在汉译儿童文学和汉语原创儿童文学中差异不显著,不符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体现了翻译共性和语体差异性的双重影响;“是”字句使用频率偏高,有范化趋势。汉译儿童文学的语言特征是翻译共性,英汉语言差异以及儿童文学自身的语言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创作汉译儿童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翻译“规范”,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而且能够用于指导儿童文学翻译实践,规范儿童文学翻译语言。本研究也存在着局限性,比如语料的选取仅局限于儿童小说、童话等几种体裁,语料库的规模较小,加工深度也有待提高;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可以量化的指标,研究结果能否推而广之,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 语料库翻译研究 语言特征 共同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4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4-19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5
-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5-16
- 1.3 Scope of the Study16-17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7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7-1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9-29
- 2.1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19-20
- 2.1.1 The Concep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19-20
- 2.1.2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0
- 2.2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0-22
- 2.2.1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20-21
- 2.2.2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1-22
- 2.3 Studies of the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22-27
- 2.3.1 Studies of the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Western Countries22-23
- 2.3.2 Studies of the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China23-24
- 2.3.3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4-25
- 2.3.4 Translation Universals in the Study25-27
- 2.4 Summary27-29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29-37
- 3.1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Thesis29
- 3.2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29-31
- 3.2.1 Basic Procedures of the Research29-30
- 3.2.2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30-31
- 3.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31-33
- 3.3.1 Corpus Design and Building31-32
- 3.3.2 Processing of the Corpus32-33
- 3.4 Data Analysis33-37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Explanations37-76
- 4.1 Lexical Features in the Translate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37-62
- 4.1.1 Lexical Density and Lexical Diversity37-40
- 4.1.2 Word Frequencies40-56
- 4.1.2.1 Word Frequencies of Verbs and Nouns40-43
- 4.1.2.2 Word Frequencies of One-character, Two-character, Three-character and Four-character words43-46
- 4.1.2.3 Word Frequencies of Idioms or Multi-character Words46-50
- 4.1.2.4 Word Frequencies of Function Words50-53
- 4.1.2.5 Word Frequencies of Pronouns and Quantifiers53-56
- 4.1.3 Language Use in Modal Particles56-58
- 4.1.4 Language Use in Onomatopoeia and Reduplication58-62
- 4.2 Syntactic Features in the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62-73
- 4.2.1 Syntagma Length, Sentence Length and Paragraph Length62-64
- 4.2.2 Language Use of the Structural Auxiliary De64-68
- 4.2.3 Language Use in the Bei-construction68-71
- 4.2.4 Language Use in the Shi-construction71-73
- 4.3 Summary73-76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6-81
- 5.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76-79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79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79-81
- Works Cited81-84
- Appendices84-86
- Publications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清梅;;英汉商铺名称的语言特征与文化内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2 彭如青;;从语步结构看《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语言特征[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朱玉富;;俄语术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01期
4 程依荣;;试论法国报刊的语言特征[J];法国研究;1983年01期
5 陈海澎;浅谈副语言特征对话语深层含义生成与理解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何高大,罗忠民;“──”符号的语言特征[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7 霍四通;语体研究和语言特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张海琳;论英文经贸合同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郁璐;;英文经贸合同的语言特征[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袁建军;梁道华;;国际经贸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与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魁;;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莉;汤书昆;;新媒体语境下科普产品语言特征及发展趋势[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显友;《尤利西斯》的前景化语言特征[D];河南大学;2005年
2 李俊儒;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都娜;中英童谣的语言特征与互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雷;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求职信的语言特征[D];苏州大学;2006年
3 程山;消息标题语言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鲍晓慧;论坛网络语言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身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余跃新;基于任务的写作类型、语言特征与二语写作质量[D];湖南大学;2007年
6 禹霏霏;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7 范玉贤;文学翻译中前景化语言特征的补偿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周喜阳;英文硬新闻标题语言特征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刘云龙;论不同社会背景人士在微博评论中的语言特征差异[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苗青;英文合同语言特征及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6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2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