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
发布时间:2017-09-02 06:22
本文关键词: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
【摘要】:新媒体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在当今这个时间节点,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着重从多感官体验的角度解析新媒体艺术,首先对人体本身的感官机制进行分析,其次从心理学角度以及传统艺术角度分析感官体验,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了解如何在创作中强化感官的体验。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感官体验机制,实现的多感官共同作用下的艺术体验,本文的重点即是多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提出"氛围场"的概念与多感官体验的建立相辅相成,可以说多感官体验的建立成就了"氛围场",而没有"氛围场"则很难获得多感官体验。文章阐释了我们的各部分感官体验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一点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多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它所带来的体验往往是视觉与听觉或者与其他感官相结合的,这种体验模式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要远远高于传统艺术单一感官体验带来的刺激,当我们增加作品中的感官体验种类,则我们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爆炸式的增长,我们可以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随之增长,使观赏者更加准确的接收到艺术家通过作品所传递的观念。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充分认知到多感官体验的机制以及它在新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创作中使用多感官体验的技巧,使作品呈现出更为强烈并且准确的感官体验。文章强调了新媒体艺术作为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观念性的重要性。在追求感官体验的同时,观念作为艺术作品灵魂的事实。多感官体验只是观念的一种传递方式,新媒体艺术也只是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容易忽视观念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的追求作品的感官体验或交互体验或科技体验,这样也许会产生一些新奇、刺激的作品,但是作品中观念的缺失使得观者在观赏作品之后缺少思考性的回馈,这样在或刺激或好玩的感觉过后,观者的内心并没有过多的触动,很快就会回归平静。这样作品的生命力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我们要避免本末倒置。要以作品的观念性为根基,再以新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体验性开花、结果。唯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使我们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成为艺术,避免使它成为一种电子工艺品。本文旨在对于新媒体艺术下这种新的感受形式进行剖析,在对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散,希望能对今后的新媒体艺术研究工与创作工作上能够有所启迪。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多重感官体验 氛围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2
- 第二章 感官的机制12-15
- 2.1 感官的生理解读12-13
- 2.2 感官的心理学解读13-15
- 2.2.1 感的定义13-14
- 2.2.2 知的定义14-15
- 第三章 传统艺术中的感官体验15-20
- 3.1 艺术的感官理论基础15-17
- 3.2 知觉主义17-20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综述20-27
- 4.1 新媒体艺术的背景20
- 4.2 新媒体艺术的兴起20-21
- 4.3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21-22
- 4.3.1 录像艺术21
- 4.3.2 数码艺术21-22
- 4.3.3 表现手法22
- 4.4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22-24
- 4.4.1 表现手法多样,多重感官体验22-23
- 4.4.2 交互性表现手法23
- 4.4.3 连接互动23
- 4.4.4 真切的感受(沉浸式体验)23-24
- 4.5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功能24
- 4.5.1 审美功能24
- 4.5.2 认识功能24
- 4.5.3 教育功能24
- 4.5.4 娱乐功能24
- 4.6 新媒体艺术出现的意义24-27
- 4.6.1 新媒体艺术的开创性24-25
- 4.6.2 新认知方式25
- 4.6.3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方式25-27
- 第五章 新媒体艺术中的多感官体验27-37
- 5.1 多感官体验与"氛围场"29-30
- 5.2 新媒体艺术中的声音与影像30-34
- 5.2.1 影像也是一种听觉经验32-33
- 5.2.2 声音与影像的联系33-34
- 5.3 新媒体艺术中的交互性34-35
- 5.4 新媒体艺术的现实应用35-37
- 第六章 总结37-39
- 参考文献39-40
- 致谢40-42
- 附图4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其蔚;;超越声音艺术[J];新美术;2014年06期
2 赵丽萍;;艺术嗓音的可视化研究[J];美育学刊;2011年03期
3 何岩;;VIDEO新媒体艺术中的动态影像艺术[J];电影文学;2010年23期
4 苍立新;;互动融合: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J];传媒观察;2009年04期
5 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年01期
6 王瑞光;;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8年12期
7 张英进;;再读早期电影理论: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J];当代电影;2008年08期
8 叶向东;论声音艺术的起源与发展[J];东方艺术;2005年11期
9 董士海;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年10期
,本文编号:77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7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