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康德限定“天才”概念的理论根基
本文关键词:重审康德限定“天才”概念的理论根基
更多相关文章: 康德 天才 美的艺术 科学 趣味 艺术社会学
【摘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地对"天才(Geinius)"概念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即"只应当在美的艺术中",但这种限定在其前批判时期并不存在。康德将"天才"概念从科学中清除的原因有四:第一,它是"美的艺术"的先天原则;第二,它是创造才能而非多伟大的能力;第三,它不等同于"想象力",且内涵了对"趣味"的需求;第四,它与形成科学知识所需的"才能(Talent)"不同。康德的这一限定与他为科学知识划定界限密切相关,表明他在"批判"理论上的成熟,在推动现代艺术理论发展的同时更预示了当代艺术社会学淡化"天才"概念这一思潮的来临。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康德 天才 美的艺术 科学 趣味 艺术社会学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解释学视域下的艺术品研究与批判”阶段性成果;录取文号:留金发[2013]3009;证书编号:201306210256
【分类号】:J02
【正文快照】: 提起康德的“天才”概念,我们往往会将它同“想象力”与“趣味”联系起来,并强调“天才”对于艺术品的“原创性”与“典范性”的重要作用。但是,有关这个概念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被我们长期地忽略了,那就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地对“天才”概念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华;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2 何亭;;建议创立“网络艺术社会学”——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J];美与时代(下);2012年12期
3 李育中;略论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4 靖之;艺术社会学[J];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5 张洪;艺术和社会关系多向审视中的他山之石——评《艺术社会学》对于当代文学建设的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5期
6 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李心峰;《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程惠哲;无边光景一时新——评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6期
9 李公明;;重新思考艺术社会学的维度——“30年美术社会影响力评价”略谈[J];美术观察;2005年12期
10 彭海云;;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昶;艺术社会学的探索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刘昶;宋建林的《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N];文艺报;2004年
3 宋建林;当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孙振华;重建艺术社会学[N];文艺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艳华;论丹纳艺术社会学理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胡笛;论阿诺德·豪塞尔艺术社会学方法论[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4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9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