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演社会、微托邦与共存——论博瑞奥德关系美学
发布时间:2017-09-09 21:52
本文关键词:临演社会、微托邦与共存——论博瑞奥德关系美学
【摘要】:关系美学是法国策展家博瑞奥德于1998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关系美学是依据艺术品所表征、生产与推动的人际关系来评判其美学理论。当下的社会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可能性,人际关系在分离的社会中变得模糊,关系艺术通过建构开放自由的系统,重建某种共同体的感觉,来修复人际关系中的崩塌。博瑞奥德提出的临时演员社会不同于景观社会,在其中的多数人由观看者变成了表演者。"间隙"(interstice)一词形容关系美学所发生的空间,它可以嵌入整体系统内,提出另一种可能性。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微型乌托邦,它在效果上类似于福柯所说的异托邦,在实施策略上,又与情境主义者所提倡的"构境"相似。关系美学的核心恰与朗西埃提出的歧感相反,由此引发了二者的论争。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关系美学 临演社会 微托邦 歧感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关系美学是法国策展家尼古拉斯·博瑞奥德于1998年在同名著作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关系美学是“依据艺术品所表征、生产与推动的人际关系来评判其美学理论”[1]112。根据博瑞奥德的界定,关系美学只对那些能够体现人际关系的作品起作用,而最能体现人际关系的是90年代的艺术品,因,
本文编号:822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82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