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治疗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27 05:44

  本文关键词:文学治疗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治疗功能 神圣治疗 叙事性治疗 心理学治疗 学术史


【摘要】:在中国大陆,文学治疗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过去近二十年中,文学治疗研究成为国内人文社科研究界一个新话题。文学治疗是从文学发生原初语境中发现的神圣治疗功能。在文学人类学视角观照下,口头文学重新得到重视,文学治疗功能被认为与史前萨满巫师的巫术仪式活动紧密相关。巫术仪式活动中的唱咒、祷文和仪式行为,共同形成神圣治疗的空间,可以实现治愈效果。巫术时代结束后,神圣治疗功能在文学作品中象征性传承,文学继续发挥着治疗功能。文学治疗功能提出后,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与社会实践运用研究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学治疗理论给当下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领域,并且对于保持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文艺学界还未出现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学治疗学术史研究,本论文旨在补足这一缺憾。论文主体,回顾了已有的文学治疗学术史研究;大胆对文学治疗研究进行阶段划分,突出前后两个时期的不同发展特点;追溯文学治疗理论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即在现代性危机引发的文化寻根思潮与后现代主义交织的语境中,全球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东方主义、原始主义和生态主义三大转向;归纳了文学治疗研究主要理论的三个方面:文学人类学神圣治疗、叙事性治疗和心理学治疗;从“口传文学与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三方面概括已有文学治疗的批评研究成果;在与叙事治疗学、艺术治疗、阅读疗法的比较中,突出文学治疗的人类学特色,指出文学治疗的长处、局限和未来。文学治疗理论源出文学人类学,但其价值意义不局限于文学人类学,具有更广泛的学术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开掘、发展与使用。
【关键词】:文学治疗功能 神圣治疗 叙事性治疗 心理学治疗 学术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9
  • (一) 文学治疗研究学术史现状综述11-16
  • (二)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16-19
  • 一、文学治疗研究的发展与分期19-33
  • (一) 眺望与观望——文学治疗研究十年19-25
  • 1、“文学治疗”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新视角19-21
  • 2、前期具体研究成果:理论探究和批评实践的开展21-25
  • (二) 新向度的诱惑——文学治疗研究后期概述25-33
  • 1、文学治疗概念界定的新探索25-26
  • 2、文学治疗研究人类学层面推进26-29
  • 3、后期具体研究成果:理论探究和批评实践的深入29-33
  • 二、文学治疗研究的背景33-42
  • (一) 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催生生态主义转向34-36
  • 1、生态恶化促生生态主义34-35
  • 2、万物共生作为化解方式35-36
  • (二) 文化人类学的原始主义启示36-39
  • 1、向原始文明学习36-38
  • 2、文明在自控中持续38-39
  • (三) 西方思想的东方化39-42
  • 1、现代文明困境向东方思想寻求解答39-40
  • 2、东方思想的启示40-42
  • 三、文学治疗研究的主要理论42-53
  • (一) 人类学的文学发生与神圣治疗42-46
  • 1、巫术与治疗42-45
  • 2、神话与文学治疗45-46
  • (二) 叙事性治疗46-50
  • 1、人类学的叙事神圣治疗47
  • 2、叙事故事的治疗47-49
  • 3、人格再确认与价值新建构49-50
  • (三) 心理学治疗效用50-53
  • 1、精神分析治疗50-51
  • 2、文学社会实践治疗51-53
  • 四、文学治疗批评实践研究53-71
  • (—) 中国口传与古代文学批评研究53-58
  • 1、口传类文学的批评研究53-55
  • 2、古代文学批评研究55-58
  •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58-62
  • 1、传统隐喻性社会文化文学治疗58-59
  • 2、文学综合性治疗批评研究59-61
  • 3、叙事性治疗批评研究61-62
  • (三) 外国文学批评研究62-71
  • 1、文学神圣治疗批评研究62-64
  • 2、精神分析与创伤记忆批评研究64-67
  • 3、叙事性治疗批评研究67-71
  • 结语——文学治疗研究的特色与未来71-83
  • (一) 文学治疗的人类学特色71-75
  • 1、文学人类学的文学治疗功能说71-73
  • 2、文学治疗研究的确证和意义73-75
  • (二) 文学治疗研究的长处、局限与未来75-83
  • 1、文学治疗研究的长处和局限75-79
  • 2、文学治疗研究的未来79-83
  • 参考文献83-92
  • 后记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淑莲;;文学治疗作用的理论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J];文艺研究;1998年06期

3 鲁若曦;曾少武;;网络文学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金田(励志);2012年07期

4 曾洪伟;;文学治疗的新阶段与新景观——试论网络语境下的文学治疗[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毛炜炜;;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治疗功能——以《流动的花朵》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霍小青;王锐;;心灵痛感的治疗空间——从文学治疗看台湾乡愁诗[J];名作欣赏;2009年06期

7 章米力;;疾患的表达及文学治疗的生命力[J];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戴菊杰;;创伤与文学治疗——浅析迈克尔·昂达奇《菩萨凝视的岛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张蔚;;浅谈《诗经》的文学治疗功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武淑莲;;寄情自然 淡忘苦闷——郭沫若苦闷期《星空》及其治疗意义[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荣艳;文学治疗研究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秋珍;当代女性阅读与文学治疗[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7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27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