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惊悚”到“经典”——麦克尤恩小说伦理道德危机主题探微

发布时间:2017-10-14 15:19

  本文关键词:从“惊悚”到“经典”——麦克尤恩小说伦理道德危机主题探微


  更多相关文章: 伊恩·麦克尤恩 伦理道德危机 不可靠叙述 伦理禁忌 空间叙事 互文性


【摘要】:本文从20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现实出发,对伊恩·麦克尤恩早期和中期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文本分析,认为麦氏的这些作品均充分揭示了英国战后的伦理道德危机,但这两个时期的小说呈现出较大的分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以伦理禁忌为主要话题,采用空间叙事手段,在"作者隐退"的策略下让读者惴惴不安;而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转向政治、历史和战争等严肃题材,并利用精彩的故事情节、独特的伦理境遇,在不可靠叙述和互文性等叙事技巧的烘托下铸就了多部经典。文章进而认为这一华丽转变主要原因是麦克尤恩逐渐重视作者在叙事中的权威,不断利用"叙事干预"来挖掘小说的道德教诲功能。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伦理道德危机 不可靠叙述 伦理禁忌 空间叙事 互文性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近年来,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小说研究在国内外渐成显学,一个主要原因是麦克尤恩的小说能紧扣时代脉搏,“不仅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对人性的深度发掘,……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反映在人们表面祥和及自鸣得意的生活后面所隐藏的不可预见的危机”(林莉48)。而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2 邱枫;;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3 林莉;;论《星期六》的空间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4 李维屏;;现代主义精神的演示——论《尤利西斯》的人物描写艺术[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周新民;;文学现代性的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J];学术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宁;;政治光环下的明星 崔嵬“十七年”银幕内外的表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高玮;郭艳英;;《尤利西斯》中人物的三位一体形象探析[J];长城;2012年04期

3 林莉;;论《星期六》的空间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4 姜晓渤;;象征秩序下的困顿主体——评麦克尤恩的《水泥花园》[J];外国文学;2013年05期

5 孙银娣;;伊恩·麦克尤恩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3年06期

6 麦丽斯;郑飞;;水泥裂缝中开出的花朵——狂欢化解读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里孩子们的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段媛薇;;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小说类人物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8 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9 何其方;;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蒋艳;;《尤利西斯》中玛莎和布鲁姆通信的话语分析[J];芒种;2012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婷婷;西方小说空间符号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茗元;《尤利西斯》小说诗学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申圆;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伦敦映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赵卫;意识流语篇中搭桥回指的生成[D];山东大学;2013年

7 陈娜;诺曼·梅勒战争小说文化心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一南;《水泥花园》中孩子们的变态心理和悲剧性成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阮晓静;在赎罪中成长:试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形象[D];兰州大学;2010年

3 何其方;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冲突与困惑[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田露露;《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莹;论《尤利西斯》中的自然人形象[D];浙江大学;2011年

6 岳茂圣;《水泥花园》的心理分析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穆旭光;空间视角下的文学审美[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丽敏;水泥时代的伦理荒原—对《水泥花园》的伦理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张敏;一部现代性寓言[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王丽敏;水泥时代的伦理荒原[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2 张隆溪;;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J];读书;1983年08期

3 方刚;;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陆扬;;空间转向中的文学批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5 詹姆斯·费伦;申丹;;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以伊恩·麦克尤万的《赎罪》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瞿世镜;当代英国青年小说家作品特色[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01期

7 龙江;心灵的孩子 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8 罗朗·巴尔特,袁可嘉;结构主义——一种活动[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薇;;时间中的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 王悦;徐靖焱;;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中的不可靠叙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3期

3 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4 王悦;;《陌生人的慰藉》:不可靠的人物方阵及其叙述[J];国外文学;2011年02期

5 王悦;;小说中的“叙述化”:一种不可靠叙述形式——以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为例[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年0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治雪;人物叙述的功能与伦理—《水泥花园》的修辞叙事学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2 李晴;《赎罪》中的不确定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胡一南;《水泥花园》中孩子们的变态心理和悲剧性成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楠;论《赎罪》的不确定性[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1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1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