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咏花诗歌”及文化异同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01:32
本文关键词:中日“咏花诗歌”及文化异同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日咏花诗 花文化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对日汉语教学
【摘要】:关于花文化的研究,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大部分学者选取了一种或两种较为具体的花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梳理探析,中国花文化的探究多以名花为研究对象例如:梅花、兰花、莲花等。日本的花文化研究则多以樱花为主。真正把中日花文化置身于咏花诗歌中进行研究的却很少。本文并非单纯地研究中日咏花诗歌而是将研究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咏花诗歌背后的的两国文化的异同比较上,中日两国咏花诗歌比照与对话能够彰显两国各自的咏花诗歌的特点,发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中日两国的咏花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其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寻求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笔者希望通过两国咏花诗歌的比较使中日双方达到文化互识,文化互证和文化互补。
【关键词】:中日咏花诗 花文化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对日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2-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7-9
- 一、 选题背景7
- 二、 研究意义7-9
- 第二节 研究综述9-13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二、 研究空白11
- 三、 研究思路11-12
- 四、 研究创新之处12
- 五、 研究方法12
- 六、 技术路线12-13
- 第二章 中日咏花诗歌探析13-36
- 第一节 中国咏花诗歌探析13-25
- 一、 中国咏花诗歌溯源13-14
- 二、 《诗经》开辟了花卉入诗的先河14-16
- 三、 《楚辞》使花卉走上了人格化的道路16-17
- 四、 中国咏花诗历史流变17-25
- 第二节 日本咏花诗歌探析25-36
- 一、 日本咏花诗歌溯源25-26
- 二、 《怀风藻》中的咏花诗歌探析26-27
- 三、 《万叶集》中的咏花诗歌探析27-36
- 第三章 中日咏花诗歌及文化异同比较研究36-49
- 第一节 日本咏花诗歌深受中国六朝咏花诗影响36
- 第二节 中日咏花诗歌中所咏之花的特征及文化比较36-41
- 一、 从花色看中日色彩观的差异37-38
- 二、 从花期看中日观念的差异38-40
- 三、 从花形看中日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40-41
- 第三节 中日名花及文化异同比较41-49
- 一、 菊文化异同比较41-43
- 二、 樱梅文化异同比较43-45
- 三、 莲文化异同比较45-49
- 第四章 中日咏花诗及文化异同研究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启示49-53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对日汉语教学49-50
- 第二节 中日咏花诗歌及文化异同研究对对日汉语教学的意义和启示50-53
- 一、 对日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的主流是什么50-51
- 二、 不同阶段对日汉语教学中如何开展文化教学51-53
- 总结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启翔;;论中国花文化结构及其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2 潘亚萍;;从日本花文化透视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姚文清;中日花文化比较——桃花与樱花[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方爱萍;;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杨芬霞;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J];唐都学刊;2005年03期
6 王瑛珞;生活无处不飞花──花文化初探[J];唐都学刊;1994年03期
7 肖瑞峰;《怀风藻》:日本汉诗发轫的标志[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1034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