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小说寓言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03:02
本文关键词:库切小说寓言性研究
【摘要】:当代南非白人作家库切,作品屡次获得了文学大奖,2003年凭借作品《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内蕴丰富,特别是对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探讨独树一帜。小说结构巧妙,对话含蓄,观点鲜明,其寓言性色彩更是匠心独运。 绪论主要概括了库切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以及他的作品创作情况,搜集整理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库切及其作品的研究情况,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创新意义及基本架构。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西方寓言理论的发展的整理,梳理了传统寓言与现代寓言的内涵、传承及其发展,理解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与理论大师的关于“寓言”的精辟解析,进而阐释库切小说的文本内涵;第二部分结合库切具有代表性的五部作品《彼得堡大师》、《福》、《迈克尔·K的时代和生活》、《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慢人》和《耻》等以及前经典作家的作品,进行互文性和元小说特色分析,并突出了库切小说寓言性的本质特征,即复义性、破碎化及忧郁性;第三部分阐释了库切小说寓言性形成的原因,在作者双重文化背景身份及南非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反思西方文明和南非现实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和问题。 综上所述,寓言性书写是库切小说创作的基调,,小说叙事言说既有作家的心灵独白,又有含蓄深刻的哲思,其南非化的民族寓言,为我们展现了小说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库切 寓言性 南非 互文性 元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478.07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绪论9-14
- 一、 库切的生平与创作9-10
- 二、 国内外库切研究现状10-12
- 三、 本文的立论基础及创新12-14
- 第一章 库切小说寓言性研究的理论依据14-23
- 第一节 西方寓言理论的传统界说14-17
- 第二节 库切小说与本雅明寓言理论17-20
- 第三节 库切小说与詹姆逊的“民族寓言”论断20-23
- 第二章 库切寓言性小说对历史和传统小说真实观的颠覆23-34
- 第一节 揭示历史的虚构性23-28
- 一、 《彼得堡的大师》与《群魔》:破碎化的心灵独白24-25
- 二、 《福》与《鲁滨孙漂流记》:南非民族忧患25-27
- 三、 《迈克尔·K 的生活和时代》与《城堡》:灵魂的孤独守望27-28
- 第二节 暴露小说的虚构性28-34
- 一、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被拼贴而成的文学课堂29-31
- 二、 《慢人》现代人困境的露迹31-34
- 第三章 库切小说寓言性的成因34-44
- 第一节 个人成长中的困境与探索34-37
- 一、 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追问34-35
- 二、 在道德和情感中徘徊35-37
- 第二节 南非:一部血与泪的历史现实37-44
- 一、 “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祛魅37-40
- 二、 “自我”和“他者”的转化40-44
- 结语44-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海花;;拓展小说极限,寻求新的主题——从《慢人》看库切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2 高文惠;;库切——混杂文化身份的承载者[J];东方丛刊;2006年02期
3 刘进;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寓言理论评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厥云;;文化身份的追寻与幻灭——细读J.M.库切小说《青春》的叙事主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罗良清;;西方寓言理论的发展轨迹[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6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7 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1期
8 李倩;记下历史转身的瞬间——解读南非当代小说家库切的小说《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李安山;论曼德拉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J];西亚非洲;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1034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