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湖”中身体表达的文化审美
本文关键词:“月亮湖”中身体表达的文化审美
更多相关文章: 尤多拉·韦尔蒂 “月亮湖” 身体 男权文化 美国南方文化
【摘要】:"月亮湖"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重要作品之一。以摄影为第二职业的韦尔蒂具备敏锐的视觉禀赋,借助身体这一媒介,通过不同人物的身体交往与身体表现,特别是不同文化语境中男女主体的身体交流与互动,以文学的形式摹写了形而上的美国南方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图景。本文正是从这一独特之处切入,以韦尔蒂的短篇小说"月亮湖"为立足点,在美国南方文化的背景下,从反身而非反思的视角出发,针对作品中的身体描述进行了文学审美分析,考察了文本中不同身体叙述所蕴含的隐喻意义及承载的文化符码,通过对身体隐喻的解码,观照男权文化辖制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从而探索韦尔蒂的身体诗学追求。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 尤多拉·韦尔蒂 “月亮湖” 身体 男权文化 美国南方文化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尤多拉·韦尔蒂作品的身体文化语境研究”【项目批号:2013M542044】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韦尔蒂作品的身体文化研究”【项目批号:2013[19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在灿若群星的美国南方作家群中,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1909-2001)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在长达75年的独身生涯里,她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和41部短篇小说,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及声誉卓著的评论家的赞赏。热爱绘画并以摄影为第二职业的韦尔蒂在自传中声称:“知觉教育使我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缪菁;;爱情背后的辛酸过往——试比较《茶花女》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王丹宁;康建明;;“双声话语”视角下的吕贝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依温·萨诺夫 ,杨绍伟;“我永远不能使之尽善尽美”——与尤多拉·韦尔蒂一席谈[J];外国文学;1987年08期
2 刘军;从《金苹果》来探索韦尔蒂的小说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余梅娴;;论尤多拉·韦尔蒂短篇小说《慈善访问》的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06年14期
4 朱怡;;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J];今日科苑;2009年20期
5 卢睿蓉;;迷惘、顿悟、解困——论韦尔蒂畸零人小说的叙事模式[J];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6 徐勇刚;;透过《熟路艰程》看尼采思想对尤多拉·韦尔蒂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雷梦婷;;尤多拉·韦尔蒂《绿帘》中的畸形人形象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尤多拉·韦尔蒂专辑[J];书城;2013年09期
9 杨向荣;;尤多拉·韦尔蒂访谈[J];书城;2013年09期
10 沈甫根;从《一位作家的渊源》看韦尔蒂的艺术创作特点[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力;;异化灵魂的多重变奏——尤多拉·韦尔蒂笔下“畸零人”的心理世界[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朵;韦尔蒂笔下的真实与虚幻[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惜安;审结反恐案件,,美司法部有点懒[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怡;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军;从《金苹果》看韦尔蒂的小说艺术[D];吉林大学;2005年
3 魏霞;理解、筹划、爱的世界[D];南昌大学;2007年
4 杨珊;论韦尔蒂对“南方家庭罗曼司”的解构及其和谐探求[D];兰州大学;2008年
5 雷梦婷;尤多拉·韦尔蒂《绿色的帷幕及其他故事》的萨特式自我追寻[D];中南大学;2012年
6 肖庆华;金苹果和银苹果——剖析韦尔蒂《金苹果》中的女性主人公[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静;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诗学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明瑜;面纱之下—论尤多拉·韦尔蒂在《绿帘及其它故事》中的早期艺术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覃远回;尤多拉·韦尔蒂短篇小说的概念隐喻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毛力;韦尔蒂小说中“畸零人”心理的表面技巧[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5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