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属下的声音——试析墨菲《黑暗中的哨声》中的爱尔兰属下阶层

发布时间:2017-11-19 03:03

  本文关键词:属下的声音——试析墨菲《黑暗中的哨声》中的爱尔兰属下阶层


  更多相关文章: 汤姆·墨菲 《黑暗中的哨声》 民族身份 属下 暴力


【摘要】:从爱尔兰争取民族独立到汤姆·墨菲作品所展示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爱尔兰的属下阶层一直被民族身份的宏大叙事所裹挟,他们真正的声音被淹没,成为社会精英表达自身欲望和兴趣的傀儡。墨菲的首部多幕剧《黑暗中的哨声》以五六十年代爱尔兰经历的重大变革为背景,反映出爱尔兰的劳工阶层无论身处后殖民时期的爱尔兰还是后帝国主义时代的英国,都注定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深刻地揭示了属下阶层在爱尔兰从农业化到工业化转型时期的迷惘和错位。卡尼父子笃信的英雄主义曾是民族主义国家神话的中心,而现在却被排除在外,这集中体现了叶芝式史诗英雄形象在现代社会范式中的困境。作为阶级化的属下,他们微弱的声音被忽视,暴力成为唯一的表达途径。墨菲通过这部作品再现了属下真实的生活和困境,讲述被主流叙事所掩盖的属下故事。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爱尔兰戏剧史”(10CWW023)
【分类号】:I562.073
【正文快照】: 汤姆·墨菲(Tom Murphy)是爱尔兰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1935年出生于爱尔兰高威(Galway)郡的小镇蒂厄姆(Tu-am),最初在家乡附近的一所职业学校当金工老师。期间,他活跃于当地的业余戏剧界,写有一些独幕剧,首部多幕剧作品《黑暗中的哨声》(A Whistle in the Dark)于1961年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骅;;威廉·特雷弗:爱尔兰文学园中的月桂树[J];译林;2007年06期

2 申奥;爱尔兰诗人叶芝[J];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02期

3 方达;;《一个小小的建议》论辩因果面面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陈丹燕;;爱尔兰的表达者[J];全国新书目;2010年21期

5 王首川;;格雷格里夫人与艾比剧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张剑;;真实与虚构:读科尔姆·托宾的新作《布鲁克林》[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4期

7 丁振祺;;到白宫做客的作家[J];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03期

8 钱雁峰;;约瑟夫·奥康纳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9 LILY;;布鲁克林的白天黑夜[J];书城;2009年10期

10 贾洁;;特里·伊格尔顿爱尔兰文化研究中的去殖民策略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彭保良;;从《尤利西斯》的反英雄主题看都柏林人的伦理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和龙;《团聚》[N];文艺报;2008年

2 张和龙;《大海》——艺术的胜利[N];文艺报;2006年

3 余德庄;近看《尤利西斯》[N];文学报;2006年

4 徐鲁;苦难和混乱中诞生的星星[N];文学报;2005年

5 记者 苏娅;用风趣笔调消解悲伤[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柳青;听叶芝讲爱尔兰“聊斋”[N];文汇报;2008年

7 柳漾(编辑);伊夫·邦廷:看到失去,才能懂得生命的珍贵[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楼乘震;文洁若:了解乔伊斯的爱国之心,,才能读懂《尤利西斯》[N];深圳商报;2004年

9 周丽华 编辑;都柏林的爱与哀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冯倩;爱尔兰语与爱尔兰剧 危机中能否有转机[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申富英;民族、文化与性别[D];山东大学;2007年

2 沈家乐;面具、中间境遇与世界图景[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李兰生;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化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5 郑茗元;《尤利西斯》小说诗学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彦彦;叶芝与爱尔兰民族身份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磊;英国撒旦与爱尔兰知识分子[D];西南大学;2013年

3 苗萌;新世界的弃儿[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倩;[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婧;[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汤玉荣;[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任贵玲;论“边缘人”身份对王尔德思想与创作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丹;[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岑;乔伊斯小说叙事中的“杂糅”与爱尔兰身份危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董红缨;叶芝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2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02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