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新女性人物研究解读
本文关键词:海明威小说新女性人物研究解读
【摘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被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海明威一生经历坎坷,也获得过很多殊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银制勇敢勋章和铜星勋章,后来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小说不仅简洁、直接,也直接影响了美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在他的小说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对女性的描写,这也许和他的错综复杂的感情有直接的关系。在他的小说里我们很少看见装饰性的字眼,总是以简明的语句来表现新女性的完美、反叛、中性化的形象。本文通过海明威小说里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来展示新一代女性打破传统,独立自主、坚强勇敢、善良忠贞。海明威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性内心的深处,将她们的爱与恨、快乐与痛苦都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他小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张家口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在古巴定居,自称自己的普通的“古巴人”,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海明威写下了世界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并凭借这部小说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海明威一生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秋媛;;海明威作品女性形象探索[J];长城;2010年10期
2 袁雨光;;谈海明威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J];西江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辰;;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8期
2 卢婕;;马克斯·舒尔曼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蕾;;理想化的现代女性——《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形象[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天戍;;从《没有女人的男人》看海明威的生态女性意识[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董俊峰;海明威悲剧人生的艺术表达[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孙履芳;显形与隐形──海明威艺术风格侧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5 杨玉玲;是是非非勃莱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培德;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点[J];文史哲;1980年02期
2 洪爱云;王新伟;;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悲剧意义[J];飞天;2009年10期
3 平颖;海明威小说的叙述[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5期
4 李迎丰;重复的艺术:海明威小说文本的一种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克冰;海明威小说艺术点滴谈[J];语文学刊;1987年03期
6 戴桂玉;戴桂玉;;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及其社会性别角色[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0年00期
7 钟进平;略谈海明威小说中的“勇气”[J];北方论丛;1999年03期
8 夏春红;;《老人与海》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兼论海明威写作的“冰山”原则[J];理论学习;2006年07期
9 王立昌;;《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哈利之死及其意义[J];文学教育(上);2008年05期
10 王宁;试论海明威小说创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沈沉;;舆论监督:反腐倡廉的锐利武器[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朱本林;;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保证“三讲”教育取得预期效果[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5 王德文;彭瑞云;;高新技术武器及其损伤效应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杨静玉;;甲酰肽受体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7 陈建国;;药物潜在靶点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8 金肆;;基于ELISA技术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9 王学健;;一场关于药物靶点的纷争[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10 闫松;;药物靶点研究和新药研发亟待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利华;论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N];文艺报;2005年
2 蔡志明;暴风雨中的遐想[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刘玉琴;面对灾难,文艺界迅速出击[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孙槞;丧钟为疯狂而鸣[N];文汇报;2009年
5 安武林;青春校园里最浪漫的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九陆;“够用”取代“优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国防;未来战争中的九大武器“新星”[N];北京科技报;2003年
8 张金燕;尽情表现“女人的一面”[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侯国兴;台拟启动新的武器研发计划[N];中国国防报;2001年
10 汤姆;打动中产者的六种行销武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俭;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小说评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李超;毫米波集成接收前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及其社会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上官绪智;秦汉军队后勤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鸿达;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国伊朗关系研究(1941—1979)[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爱军;武器身管安全性问题的理论与数值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家盛;海明威小说的绘画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邓曾;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化因素及其自我拯救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俞成俐;海明威作品的意象及其关系意蕴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葛婧;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海明威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磊;论海明威小说中对话的视觉化效果[D];西南大学;2013年
6 薄宁;海明威早期创作中的印第安书写[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珊珊;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海明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张金莲;简洁与重复——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D];云南大学;2010年
9 冷宁;从《永别了,武器》解析海明威小说的叙事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邱亚娇;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03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0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