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梵静之邦”到“云中鹁鸪国”——阿里斯托芬《鸟》的政治含义

发布时间:2017-11-20 02:08

  本文关键词:从“梵静之邦”到“云中鹁鸪国”——阿里斯托芬《鸟》的政治含义


  更多相关文章: 阿里斯托芬 《鸟》 梵静之邦 云中鹁鸪国 政治含义


【摘要】:阿里斯托芬现存的十一部剧本中,《鸟》是他最长也是最富幻想性和抒情性的作品。然而,主人公离开雅典,带领群鸟推翻诸神建立鸟国的行为却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并因此使整个剧本与政治息息相关。主人公的行为不仅大胆,也很难解,因为"云中鹁鸪国"并不是他的原初计划,他离开雅典的初衷是要寻找"梵静之邦"。因此,理解《鸟》的政治含义在于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而理解其行为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个计划的改变。文本分析显示,"梵静之邦"追求的自由生活其实是不愿受他人统治的理想状态,而"云中鹁鸪国"的建立不但否认了"梵静之邦"的可能,也展示了一个城邦应该具备和维护的政治品质。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I106.3
【正文快照】: 阿里斯托芬的《鸟》是部惊世骇俗的作品,①主人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疯狂计划:他离开雅典,说服并带领一群鸟推翻奥林匹斯诸神的统治,剥夺宙斯的政治权力,最终成为鸟类、人类以及诸神,即整个宇宙的“最高领袖”。这样的胆大妄为不仅引人注目,也让人不解。因此,对主人公行为的解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升平;;何谓“自然正当”?——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哲学视域中的“自然正当”概念辨考[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4年01期

2 黄秀静;;《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02期

3 褚萌萌;;阿里斯托芬政治喜剧中的悲剧意味——以《骑士》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年26期

4 何卫平;;解释学与“古今之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4期

5 罗峰;;诗人抑或哲人——论欧里庇得斯批评传统[J];浙江学刊;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华仔;“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扬;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雅典城邦[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莉雅;审视施特劳斯虚无主义的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叶菁;浅析苏格拉底的生死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邓莉川;苏格拉底与智者[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隆斯基;櫖冿;;阿里斯托芬[J];剧本;1954年09期

2 李志雄;;“笑”的叙事与叙事的“笑”——论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的讽刺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翁学辉;王芳;;《会饮》篇阿里斯托芬的讲辞浅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4 沈林;;阿里斯托芬:鬼话、行话、笑话和疯话[J];艺术评论;2008年08期

5 陈国强;;柏拉图笔下的阿里斯托芬[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辛雅敏;;被嘲弄的父亲们——从阿里斯托芬到哥尔多尼[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沈愚;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严励;;秀丽之神的宫殿——评阿里斯托芬的文学批评与创作[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9 范作航;;从阿里斯托芬作品看城邦与诗[J];学理论;2013年29期

10 王达天;;阿里斯托芬和他的喜剧[J];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若恩;;改写之改写——18-19世纪英国思想交锋中的阿里斯托芬的译介与其政治内涵[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舒;《鸟》:人类戏剧史上第一个乌托邦[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严蓓雯(北京大学中文系);细读的背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吴淼;“形散神聚的魔鬼”[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蒙迪;话剧《苏格拉底》的当代意义[N];中国艺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扬;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雅典城邦[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雪;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农人形象[D];西南大学;2012年

2 吕小花;阿里斯托芬的和平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春侠;浅谈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社会政治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焦阳;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希腊妇女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乐蔷;阿里斯托芬女性剧中的反讽以及剧中文本的女权主义阅读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杨冬晓;析《云》中的诗与哲学之争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立华;阿里斯托芬与雅典民主政治[D];河南大学;2014年

8 沈方舟;戏剧教育及其使命[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05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05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