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偶像破坏时期”的江南意象——哈佛燕京所见近代日本江南纪游诗四种述略

发布时间:2017-11-24 06:20

  本文关键词:“偶像破坏时期”的江南意象——哈佛燕京所见近代日本江南纪游诗四种述略


  更多相关文章: 上海杂记 海陆交通 近代日本 介次 宇野哲人 日本汉诗 文学传统 藤湖 长江两岸 渊明


【摘要】:正自1862年"千岁丸"首次上海之行,经由上海进入长江的航道便成为近代中日首选的海陆交通要道,由上海至四川的长江两岸,成为最常见的旅行行程。其中尤其以长江下游的江南旅行~②,成为停留人数与时日最多的观光区域。因而,学者、官员、商人、军人、浪人等各种层次的日本人旅行游记渐多,一种古老而新兴的文学传统正在加快流行,其中"江南意象"突出地放大。就我所见,到过江南并记录江南的相关游记作品有:幕末明治时期有曾根俊虎《清国漫游志》、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记》、竹添进一郎《栈云峡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所、中文系;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自1862年“千岁丸”首次上海之行,经由上海进入长江的航道便成为近代中日首选的海陆交通要道,由上海至四川的长江两岸,成为最常见的旅行行程。其中尤其以长江下游的江南旅行气成为停留人数与时日最多的观光区域。因而,学者、官员、商人、军人、浪人等各种层次的日本人旅行游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敬茹;;“兴亚论”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中国情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黄俊杰;;20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J];国际汉学;2003年01期

3 戴鞍钢;;日本与甲午战争后的沪苏杭[J];安徽史学;2014年04期

4 黄俊杰;十九世纪末年日本人的台湾论述——以上野专一、福泽谕吉与内藤湖南为例[J];开放时代;2004年03期

5 张杰;;现代性、陌生人与地方性——以1934年“闲话扬州”事件为中心[J];开放时代;2009年02期

6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1期

7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马忠文;;维新志士王照的“自首”问题[J];近代史研究;2014年03期

9 樊良树;;近代杭州的城市价值彰显及西湖建设困境——以沪杭铁路为观察视角[J];太原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戴鞍钢;;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J];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夏刚;;维新旧梦已成烟——戊戌六君子之死与晚清“自改革”思潮[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2 胡晓明;;“偶象破坏时期”的江南意象——哈佛燕京所见近代日本江南纪游诗四种述略(草)[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洋;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D];吉林大学;2012年

3 胡天舒;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冬阳;赖山阳的汉学与史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雯;周贻白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曹沧晔;论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敬进;浅析游华日本人中国观的近代变化[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4 王莹;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D];郑州大学;2008年

5 凌松;《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海萍;幕末明治游清日人汉诗中的晚清中国形象[D];山西大学;2012年

7 王鸣彦;近代游华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重塑[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单亚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研究(1912-1949)[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丁沁;内藤湖南的“满洲国”建设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仕斌;近代日本来华游记中的中国印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杰;客居上海杂记[J];教育文汇;2005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22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2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